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杨晓沁
[摘 要]通过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制备及对再生骨料的性质分析,研究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并通过试验测试不同掺量下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得出了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的强度性能及设计建议。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配合比
中图分类号:TU52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154-01
廢弃混凝土和报废的结构混凝土产生的建筑垃圾既占用了宝贵的土地又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露天堆放或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占有大量耕地、耗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更重要的是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通过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制备及对再生骨料的性质分析,研究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问题,并通过试验测不同掺量下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得出了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的强度性能及设计建议。
1 骨料的制备
本文采用C30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经压碎后,筛选出粒径在5—40mm之间的废弃混凝土颗粒,取出针片状等受力性能较差的颗粒后,作为试验用再生骨料。
(1)再生骨料颗粒级配。再生骨料最大粒径40mm,颗粒级配良好,满足JGJ53—2006《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和及检验方法》规定,如表1所示。
(2)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再生骨料颗粒棱角多,表面粗糙,组成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硬化水泥砂浆,其本身孔隙率较大,且在破碎过程中内部往往会产生大量具有一定尺寸的裂纹,因此与天然骨料相比,其吸水率大。一般天然骨料的吸水率在1%左右,而从试验得出的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平均值为4.64%,约为天然骨料的4倍。
2 配合比设计及调整
(1)原材料:复合硅酸盐水泥P.C32.5R,强度32.5MPa;天然骨料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中砂;饮用水;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
(2)配合比初步设计:为了对比得到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混凝土的性能变化规律。再生骨料占总粗骨料的比例分别确定为:0%,30%,50%,80%,100%。
再生混凝土试配强度为C30,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得到配合比为1:0.4:1.31:2.62。考虑再生骨料掺量增大时,出于其吸水率是一般粗骨料的4倍多。所以人为适当提高用水量,将混凝土的配合比修改为l:0.45:1.31:2.62。
(3)试配及调整:按配合比为l:0.45:1.3l:2.62配制混凝土,测定坍落度如表2。可以看出。当不加减水剂时,即使增大了用水量,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仍然偏小。并且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大,拌合物的坍落度逐渐减小,流动性降低。添加减水剂后,按上述比例配制混凝土坍落度则明显增大。按目标坍落度30±5mm标准调整后结果见表3。
3 强度测试及分析
按调整后的配合比制作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试压,强度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再生骨料的掺入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再生骨料掺量大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不一定小,其强度基本稳定,波动不大。但是,在配合比调整时,再生骨料掺量多的混凝土,其水泥的用量相对也多。
对比加减水剂与不加减水剂的情况可以看出,加减水剂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有所提高,并且水泥的用量也在减少。减水剂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及经济性能均有明显的有利影响。
4 结语
(1)由于再生骨料其本身内部结构及组成的复杂性的特征,导致其吸水率很高,在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从流动性的角度出发,应考虑增大用水量及水泥浆的用量。减水剂可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改善再生混凝土的经济性能。
(2)其它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基本保持稳定。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也都能达到混凝土强度性能要求。加入减水剂后,即使在水泥浆用量相对减小的情况下,再生混凝土强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跃东.周德源.我国再生混凝土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J].混凝土。2006,(4):25—28.
[2] 刘婷婷,张涛.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山东建材,2005,(4):58—60.
[3] 叶静辉。张丽兰,唐晓春.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发展现状[J].2008,(S):232—234.
[4] 肖开涛.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改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5.
[5] 许岳周,石建光.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分析及评价[J].原材料及辅助物料.2006,(7):4l一46.
[6] 陈永剐,曹贝贝.再生混凝土国内外发展动态[J].国外建筑科技,2004,(4):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