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在编发批评报道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品牌
记者摇篮
2021年08月27日 00:20

陈欣新

【摘 要】舆论监督是新闻单位的重要职能,尤其是批评报道,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党的新闻工作者形象和新闻媒体的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单位如何搞好批评报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维护新闻单位的良好形象出发,论述了新闻编辑在编发批评报道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采编 批评 问题 审核 法规 报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担负着舆论监督职能的新闻单位,在行使批评报道的职能时,对新闻编辑而言,更是对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的严峻考验。身居“把关”岗位的新闻编辑在编发批评报道时,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严格审核、懂得法规、冷静处理、谨防添乱、杜绝以稿谋私的行为发生。为此,本文以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要严格审核,准确无误,不打无把握之仗

舆论监督中的批评报道,要在大众传媒上公开发表,其社会影响力是很大的,报道时必须慎之又慎。尤其在舆论引导上,政治观点上,更要正确无误。批评性的、揭露性的批评报道,往往会涉及社会阴暗面或一些不宜公开的内容,编辑在修改这类批评报道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尺度,防止“媒体审判”。为此,新闻编辑在修改批评报道时,一定要认清事物性质,掌握政策界限,辨证地看待问题,避免思想片面。要注意批评报道中的说法、做法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有关规定,在报道后是否有负面影响。

批评报道要以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为报道内容,其报道的内容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必须能准确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应该承认,新闻记者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认识和反映是受到个人的认识水平、采访活动的客观条件和批评报道篇幅的局限的,其批評报道表现出的立场与观点,也有限制性,对所报道的事实理解得不准确、对新闻素材的选择不全面、报道角度不恰当等容易出现问题。因而,批评报道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也往往会有问题,而且这一类问题是隐藏在字里行间或画面里面的,不仔细分析、推敲很难发现。编辑的功能就在于针对报道中的疑点进一步进行调查核实。要全面地向领导、群众和当事人了解情况,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其中,对于那些反映重大新闻的批评报道,在事实或观点方面有疑点的批评报道,新领域的批评报道,容易失实的敏感部门的批评报道,积压时间过长的批评报道,要特别地求真务实。

二、要懂得法规,冷静处理,避免打新闻官司

新闻工作者不是社会的审判者、裁判者,而应是评论者、监督者。在批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新闻舆论监督者必须遵循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法律、法规,这是舆论监督的前提,更是开展舆论监督的保障。

在新闻实践中,有关侵害公民或法人名誉的诉案始终位居首位,为了避免新闻官司,新闻编辑不妨对以往发生的案例进行一番审视以便吸收教训。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批评所要求的所有事实包括数字、情节、细节、时间、动作等都要客观和准确,不能想象虚构添枝加叶。编辑在预防新闻侵权的环节中起着比记者更为重要的作用,编辑要练就一双法眼,代表新闻传播媒介对批评报道进行取舍、审改和把关。编辑的工作是通过选稿、修改、核实、发表这几个环节来体现的。在选稿环节,决定批评报道录用与否的标准,一般主要有政治性、新闻性、社会性的报道是否有“硬伤”,一经发现先行舍弃。在修改环节,编辑要调动和运用各门类综合文化知识和编辑经验判断真伪,一旦发现破绽和疑点就应多方核实,弄清报道中的每一件具体的人和事,包括人名、地名、情节、经过、数字等。为了避免新闻官司,新闻编辑不妨对以往发生的案例进行一番审视以便吸收教训。要坚持客观真实性的原则。

三、要谨防“火上浇油”,担当舆情“稳压器”

新闻编辑的理性,在社会理性思维中起着重要导向作用。一个没有独立思考精神,被情绪左右的编辑,不是一个成熟、负责任的编辑。面对带有情绪化的批评报道,新闻编辑要学会冷静思考,冷静处理。否则,媒体非但没能起到社会情绪“稳压器”的作用,反而起到了添乱的作用。

众所周知,媒体是社会的观察家,是生活的思考者,是思想的领航员,要担当起舆论权威和主流价值引导的重任。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对待复杂事件,要独立思考,要有独立的见识,不随俗,不媚俗,是非面前保持能主导社会舆情,立场坚定不摇摆,清醒冷静不急躁,批评丑恶不噤声,遇到热点不迟钝,伸张正义不犹豫,这正是媒体的社会责任。编辑要当好社会舆情的“稳压器”,绝对不充许火上浇油给社会稳定添乱。为此,一要避免盲目自大的毛病。有的编采人员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对所有的时弊歪风我都要鞭挞,对所有的问题我都要曝光。在他们看来,这是“铁肩扛道义”。这种不顾及批评时机、批评范围和批评的社会效果的做法,不仅有极大的片面性,而且容易产生副作用。二要避免情绪化宣泄的毛病。新闻编采人员不能把批评报道作为自己宣泄情感的特权。自己不满某些问题,或别人有某些方面的遭遇和委屈,就带着怒火去采写、编发批评报道,极力渲染问题的严重性,以恐吓对方,这种既不冷静又不客观的批评报道,很容易产生负效应。三要避免分寸不当的毛病。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新闻编辑必须让批评效果产生正能量。新闻批评要适时、适量、适宜。防止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好心办出坏事来。事实上,应该承认有的批评报道本身没什么毛病,但数量要适当控制,发表的时机不对,就会事与愿违。有些批评报道过于超前,就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出现一棋不慎全盘皆输的情况。

四、要杜绝虚假报道,力戒以稿谋私的行为发生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闻编采人员在金钱与物质面前,几乎无正义感可言,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出卖灵魂。他们忘记了自己应有的良知、社会责任与义务。少数人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谋私的黑手越伸越长。新闻界出现这样的问题令人心痛,既损害了新闻单位及其从业者的形象,又辜负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批评报道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决不能用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以采谋私、以编谋私、以稿谋私,搞权稿交易、钱稿交易,这种“敲竹杠”的行为,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打铁还需本身硬,新闻编辑要做遵守规章制度的模范,要扎紧“篱笆”,确保采编活动健康规范。媒体单位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新闻管理流程机制,加强采编、播发等环节管理,建立健全新闻工作管理章程,逐步建立健全一套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严肃新闻采编纪律,不采编、刊播虚假新闻,不利用报道假公济私或发泄私愤。同时,新闻机构要严格规范新闻采编流程,建立健全批评报道刊播的审核制度。严格实行新闻批评报道审核的责任编辑制度和新闻批评报道刊播的总编辑负责制度,明确采编刊播流程各环节的审稿职责,坚持“三审三校”,认真核实新闻来源和报道内容,确保批评报道真实、客观、准确。“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新闻工作者在编辑的岗位上,必须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自觉维护新闻事业的崇高声誉,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要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虚假新闻”、以稿谋私者一经发现,立即删除,毫不留情。进而使新闻编辑真正做到甘于寂寞,力戒浮躁,拒绝诱惑,有所不为,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批评 摇篮 新闻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