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区域构造特征及控岩控矿构造研究.pdf
张昊+朱德明+邓健
摘 要:五龍沟金矿位于东昆仑中部北缘,是具有潜力的一个中大型矿床,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矿区构造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构造变形与成矿时代的研究,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分析,认为五龙沟金矿具有多期性的成矿特征,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于韧性剪切带。
关键词:五龙沟金矿;构造特征;韧性剪切带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8.056
东昆仑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的西南部,是中央造山带秦-祁-昆褶皱系西段的一部分。五龙沟金矿区位于东昆仑中部北缘,该区目前已发现有岩金沟、石灰沟、淡水沟、中支沟等金矿床和众多的金矿(化)点,是具有巨大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的矿集区。
1 矿区构造特征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中北部,东昆仑造山带的中段。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成矿地质构造单元,属我国中央造山带—秦昆祁褶皱造山系的Ⅱ级构造单元,北以昆北断裂带与柴达木地块为邻,南以昆南断裂带与巴颜喀喇海西-印支褶皱造山系分开[1](如图1)。区内地层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本区以东西向的昆中岩浆岩带为背景,以NW-NWW构造为主要成分,以褶皱、韧性剪切带为主体格架,脆性断裂多方向发育,其中NW、NNW向脆性断裂控制了金矿化带的分布。
受东昆仑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变形较为强烈,发育有呈NW-NWW向近平行展布的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三条韧性剪切带。沿剪切带发育有韧性和脆性等变形构造,经过由深构造层次转变为浅构造层次的漫长变形过程而形成韧性变形与脆性变形相互叠加的脆-韧性剪切带,剪切带韧性变形与该区早期金矿成因有着密切联系,为金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 矿床地质特征
金矿体的形成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含矿蚀变带(韧性剪切带)多呈NW走向(320-320),倾向NE,倾角45-75,长约3公里,宽5-40米,舒缓波状延伸,狭长带状展布,带内构造片理、千糜理、揉皱发育,断层泥、糜棱岩、碎裂线下极为明显,黄铁矿化、绢云母化、毒砂化、高岭土化等蚀变强烈,地表氧化多为褐铁矿化、粘土化等。
2.1 矿体特征
矿体分布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整体呈脉状、细脉状、透镜体状、不规则条带状展布[2],平均品位为1.01×10-6-33.51×10-6,矿体在走向上逐渐尖灭。矿石矿物组合较为简单,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为主,褐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次之,脉石矿物主要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方解石、电气石、绢云母、次之。
2.2 金赋存状态
矿石中金主要以不可见形式存在,自然金少见,通过镜下、扫描电镜、溶解性试验研究,自然金,银金矿形态多样,多以细脉状、粒状为主,其形成晚于脉石矿物,并赋存于脉石矿物裂隙、晶隙中,赋存状态分为裂隙金、粒间金和包裹金3类。
3 构造变形与成矿时代
通过表1可以看出,五龙沟金矿成矿具多期次特点,且主要成矿时代与该区的韧性剪切变形与脆性断裂构造活动的时代相吻合,多期构造变形活动影响并改造矿体的形成与分布,使得整体成矿时间延长,同时加大了矿化程度。
4 小结
五龙沟金矿在成矿时代上具多期性的成矿特征,其中印支期为主要成矿期,金矿最早形成受控于晚加里东期的韧性剪切构造变形活动,为五龙沟地区金矿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印支期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的活动使该区金矿沿断裂带处再次得到富集,并沿构造线形成NW-NWW向的含矿破碎蚀变带,对研究东昆仑地区的构造变形活动与成矿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陆露.东昆仑五龙沟金矿构造控矿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
[2]田盛胜.东昆仑中段五龙沟矿集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作者简介:张昊(1988-),男,河北宣化人,硕士,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