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选煤厂党员干部破难题作表率
摘 要:重介质选煤厂的介质消耗水平是衡量全厂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不仅关系到生产系统的稳定,而且影响全厂的成本及效益。本文分析了白庄选煤厂介耗偏高的原因,通过采取增加脱介筛挡煤堰、调整脱介筛喷水、增大弧形筛筛缝、合理调整原煤入洗量等多项措施,有效降低了介耗,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重介选煤;介耗;产品带介;脱介筛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8.093
肥城矿业集团白庄煤矿选煤厂是一座原设计能力90万t/年的矿井型选煤厂,选煤工艺采用传统的跳汰分选。2010年后,根据实际采场接续条件,原煤可选性变差,跳汰工艺已不能满足分选精度的需要。因此,白庄煤矿2012年对选煤厂主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新增一套重介质分选系统,并将处理能力提高到1.40Mt/a。
1 重介质系统工艺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白庄选煤厂工艺流程为:原煤经准备筛分后+50mm块原煤经手选之后破碎至50mm以下与50-0mm原煤采用不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一次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精煤、中煤经弧形筛、脱介筛、离心机脱介、脱水后,成为最终产品,矸石经弧形筛、脱介筛脱介、脱水后,作为最终产物;筛下的合格介质进入合格介质桶循环使用,精煤脱介筛下稀介与合介分流汇集到精煤稀介桶,用水泵输送到精煤磁选机磁选,磁选机精矿返回合格介质桶,尾矿自流到原有跳汰系统的煤泥桶,利用TBS系统分选。中矸脱介筛下稀介汇集到中矸稀介桶,用水泵输送到中矸磁选机磁选,磁选机精矿返回合格介质桶,尾矿自流到振动弧形筛脱水,筛下水自流到浓缩机,筛上物经中煤离心机二次脱水作为中煤产品,煤泥直接压滤作为产品销售。
白庄矿选煤厂自2013年重介系统投入生产以来,重介系统选煤生产秩序比较正常,但是介质消耗量一直居高不下,2015年1-5月份平均介耗为3.40kg/吨,最高可达4.0kg/吨,因此介耗高的问题急需解决。
2 介质消耗偏高原因分析
重介选煤系统的介质损失包括介质的管理损失和技术损失。管理损失主要是指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技术损失是指产品精煤、中煤、矸石、煤泥和磁选尾矿等带走的损失。白庄煤矿选煤厂工程技术人员经过现场考察和研究确定了介质损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储存、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白庄选煤厂的介质粉购买后存放在未进行封闭的配煤棚下,遇到风雨天气,介质流失严重,尤其是冬季气温较低时,介质粉冻成块状,非常不利于合格介质的配制和介质回收。
(2)白庄选煤厂原有介质添加池距离重介车间较远,系统需要加介时,介质在铲车转运过程中流失较多。
2.2 设备、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介系统改造之初,由于受厂房面积限制,脱介设备选型与入洗能力不匹配,脱介筛长度不够。
(2)脱介弧形筛脱介效果不明显,存在弧形筛蹿介。正常情况下,弧形筛应脱去产品70%左右的介质,而生产现场,由于弧形筛设计安装角度偏大,弧形筛脱介不充分,直线脱介筛负荷增加。
(3)白庄选煤厂入洗原煤中原生煤泥含量高达20%左右,致使磁选机入料浓度和煤泥含量偏高,远大于固液比25% 的上限。筒体与槽体相交处积料严重,形成部分死区,使磁选机有效磁选面积大大减少,磁性物回收率降低,精煤磁选机时常超负荷运行。3台磁选机磁性物回收率低于99.5%,磁选尾矿中磁性物含量超过1%;其中1#精煤磁选机尾矿平均带介1.22g/l,2#磁选机尾矿平均带介1.17g/l,中矸磁选机尾矿平均带介1.39g/l,都超过磁选尾矿带介0.26g/l、磁选尾矿中磁性物含量小于0.8%的技术规范要求。由此说明白庄选煤厂磁选机的磁选效率低,是造成介耗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 降低介耗的改进措施
3.1 增建封闭式介质库
将配煤棚进行密封,减少管理上的损失,也避免了介质粉质量因气候变化而受影响。同时在介质放置处设置介质添加池,介质由抓斗抓带入介质池,通过介质添加泵随时打入合格介质桶。
3.2 脱介筛增设挡煤堰
由于脱介筛長度不够,物料在筛子上停留时间较短,造成脱介不彻底。为延长物料在筛面上的停留时间,在脱介筛每道喷水前及筛子出料端增加挡煤堰,减缓物料流速,同时也加大了物料在筛子上的翻滚程度,延长了物料的淋水时间,增加了介质回收效果。
3.3 对脱介筛喷水工艺进行改造
为了保证脱介筛有充足的喷水量和喷水压力,将喷水嘴的高度固定在距离筛面200~250 mm处,喷水角度由90°改为120°,给水压力由0.1~0.2MPa提高到0.3~0.4MPa,这样既可保证水帘幕宽度,又保证了水压,降低了产品带介量。
3.4 更换弧形筛筛缝,强化脱介效果
为解决弧形筛脱介能力不足的问题,经过反复实践,现选用0.75mm筛缝的弧型筛代替过去的0.5mm,并做到定期翻转和更换筛板。精煤弧型筛100h翻转一次,中矸弧型筛150h翻转一次。改造后,弧形筛筛缝增大,弧型筛的脱介效果增强,减小了直线脱介筛的负担,产品带介明显降低。
3.5 对磁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1)提高精煤磁选机筒体两侧的垫片,增加筒体与槽体的间距,加快稀介质流通过磁选机的速度,以带动稀介中粗颗粒的流动,防止筒体与槽体间积料,避免形成磁选死区。此外,在磁选机尾矿出口管上加装一个调节插板,保证磁选机溢流量是尾矿量的30%左右且溢流面平稳无翻花现象。
(2)增加精煤磁选机处理能力,该厂原用两台HMDS-914×2972型精煤磁选机,一台HMDS-1219×2972型中矸磁选机,处理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现增加两台HMDS-914×2972型号的磁选机与原有磁选机串联使用,增加磁选机的处理能力,提高介质回收率。endprint
3.6 生产管理方面的改进
(1)进一步严格规范外购介质质量的工艺要求,磁性物含量≥98%; 0.045mm以下含量≥85%;真密度≥4.5 kg/m?;介质水分≤8%,从源头上把好介耗关。
(2)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对磁选机的精矿槽及入料管, 定期进行清理,防止出现堵塞现象, 磁选机的槽体不能有沉积物,保证磁选机有足够的过流量及滚筒和物料有充足的接触时间。
(3)合理调整给煤量。生产过程统计发现,原煤处理量的大小与介耗有一定关系,处理量过大,介质消耗也相应增大,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煤质的波动进行调整,煤质差时,适当减量,煤质好时,适当加量。
4 改造后效果
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等一系列的措施,白庄选煤厂介质消耗明显降低,平均介耗由2015年7月份的3.3kg/t原煤降至2016年3月份的1.60kg/t,重介质系统年处理原煤量120万t,介质价格1000元/t,则每年可节约介质采购资金:(3.3-1.6)×120×1000=204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参考文献:
[1]谢广元,张明旭.选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08):174-179.
[2]冯雷中,朱春生,孙建军.煤用磁选机的应用与管理[J].选煤技术,2010(01):44-47.
[3]李振伟,徐传友.影响重介质选煤介耗的因素分析及降耗措[J].中州煤炭,2010(07):28-30.
[4]刘国章,刘海军,闻宇.骆驼山矿选煤厂降低介质消耗的措施[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0(03):1-2.
[5]王久枝.馬兰选煤厂重介改造及降低介耗的措施[J].山西焦煤科技,2010(05):37-39.
[6]陈峰.选煤厂有效降低介耗途径和方法[J].煤炭工程,2009(S1) :18-21.
[7]周兴国.重介选煤厂降低介耗的讨论[J].河北煤炭,2011(05):5-6.
[8]宁建军.重介选煤厂降低介耗的措施[J].洁净煤技术,2013(03):30-33.
作者简介:韩银成(1984-),男,山东肥城人,硕士,助理工程师,技术员,主要从事选煤工艺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