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独立意识及独立生活习惯问题

品牌
科教导刊
2021年12月18日 15:56

朱淑琴 羊红梅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原则及其策略,对指导当代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主意识 独立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7.082

On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and

Independent Habits and Customs

ZHU Shuqin, YANG Hongmei

(Hainan College of Vocation & Technique, Haikou, Hainan 570216)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and develop independent habits,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self awareness and develo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dependent living habit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self awareness and cultivate independent living habits, to guide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self awareness and develop independent habits with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t living

意識指高度完善,高度有组织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对物质来说,意识是第二性的。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是指大学生的自主想法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独立自主生活习惯,是指大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较稳定的意识思想和生活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养成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习惯,对其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养的意义

1.1 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是其生存的基础

现行社会既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和谐社会,又是一个激烈竞争的险滩社会。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信息社会高科技飞速发展的客观现实,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只能被社会所弱化。面对复杂的工作过程和严格的生产技术要求,若没有独立驾驭生产技术的能力,没有独立处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只能被相应的社会组织所淘汰。若没有培养自己独立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良好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能被社会生活所困扰。

1.2 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是其交往的资本

当代社会结构错综复杂,不仅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且社会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很错综复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平衡,找好平衡,没有独立自主的决断能力,有可能一事无成。

当代社会的自由开放,为当代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开通了宽广之路。人们之间的往来活动不再停留在依靠组织、依赖父母、依从他人的被动单列式中,而是需要善于表达自己心意,富于与他人交往沟通,勇于决定交往关系取舍,敢于承担交往中责任的新时代了。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才能适应现行社会交往中的客观实际情况,实现人生目标。

1.3 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是其成功的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组织的决策者和生产者,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独立自主意识,没有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精神,恐很难有创造性的思想和成果。当代大学生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应该自觉地增强独立生活意识,从平时的生活点滴做起,养成自主习惯,方能取得事业上最大的成功。

1.4 当代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没有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就不会有独立创新的行为,没有独立创新的行为,就不可有独立创新的业绩。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故而,当代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不拘泥于原有思想与做法,要打破所谓的“经验”和“规律”的束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人类社会更多的财富,提高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独立创新自主发展,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坎坷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

2 当代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原则

原则是说话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当代大学生增强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的养成过程,既是自身简单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又是适应社会发展复杂变化的过程。研究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过程,就是要研究这对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从而使他们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不断完善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在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不断完善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endprint

2.1 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要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就应当明确认识的主客体及其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问题予以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养成的社会化,是指大学生按着人类社会及其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要求,而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养成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体是人,是人对人、人对客观事物能动的认识活动。在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其主客体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或同时一身兼二职。例如:大学生作为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主体,其正确的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思想和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是有效的,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的思想和行为主体就确立了。相对于他们增强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养成的主体来说,就是他们自己,而与其相关的组织或人以及物等对象,即为他们的客体。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内容,作为连接其主客体的纽带,是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活动主体对象的物的客体。大学生自己组织的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活动宣传,不仅学生自身会受到教育,而且参加学生组织活动的教师,同样会受到教育。这时,原来处于被教育对象的学生,就成了此次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活动的主体,通常为其教育活动主体的教师就成了此次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活动人的对象的客体,其活动内容便成了此次活动物的对象的客体。当代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活动中必须坚持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原则。

2.2 知识与行为统一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过程的基本问题,就是将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知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问题。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知识的形成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的问题。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一定要经过由知识到行为转化的过程。即:经过“三个阶段,两次转化”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社会有关部门及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化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标准灌输给大学生,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社会化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标准的要求,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的意识。第二个阶段,是大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的意识形成动机,用以支配或调节自己的行为,反作用于社会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规范化的要求,外化为自己的社会化行为。第三个阶段,是在社会有关部门及教育者和大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将各自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的社会化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果,通过反馈联系和行为判断,进一步调节各自的行为,而产生反馈的过程,会出现社会有关部门及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再教育,意味着新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形成过程的开始。“两次转化”是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的社会化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意识思想,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的社会化意识思想转化为他们的社会化行为,前者称“内化”,后者叫“外化”。因此,大学生要想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就必须要坚持知识和行为统一的原则。

2.3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

在过去的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过程中,对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养成认知能力的培养几乎成了对他们教育的全部,所谓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习惯养成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其推理、判断和选择能力。认知并非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的全部,甚至不是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的本质成分,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认知的改善。要充分考虑并试图努力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一最根本,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就必须有一种与认知主义互补的教育模式,将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教育的认知思想和能力寓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教育教学规律证明,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是一個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灵魂和生命运动的过程。而在传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它却变成了一个僵化、枯燥无味的模式化过程,往往通过单一的灌输式理论进行铸造,这完全违背了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既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的检验。

实践即社会实践,指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进的科学和革命理论,永远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教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手法上,都侧重于行为训练和实践磨练,并增设了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实践性课程,克服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这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普遍现象,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向,收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因而,我们要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需要出发,探讨这种活动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大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理论更好地与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积极促使他们增强自主意识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实现社会化乃至更高程度的社会化。

本文系海南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7学年度校级课题:思政类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4.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意识 大学生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