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品牌
科技资讯
2022年02月02日 15:06

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刘艳玲

摘 要: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產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是岁月洗礼后的深沉、是洗去铅华后的厚重、是沉淀已久的情感温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它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心上,是凝结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身上的宝贵态度和品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成为脚踏实地的践行者。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中,是职业教育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的需要,也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态度 责任 就业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224-02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到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实至今日,工匠精神被更为广泛的言传和运用。那么工匠精神是什么?其核心内涵是什么?在职业教育中对师生又有何作用呢?

在某一领域专注、专心,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其为工匠。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打造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就是工匠精神。落在职业教育上就是一种职业荣誉感、职业责任感,就是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就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就是培养和向社会输送高精尖人才践行活动。

1 全面推进工匠精神极致、精益求精的内涵,促进教师教学态度改变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忙碌和清贫!西点军校有 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教学态度指教师在自身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础上,对教学认知、情感和意向三方面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及教学活动外对教育事业持有的一种平静而持续的的情绪。上班流于形式,讲课多是对付,课后忙于捞金……是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负面评价,说白了就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出了问题。一节课用一分精力和用十分精力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一份职业得过且过和全身心投入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做教师就应该耐得住日复一日重复的寂寞,守得住年复一年低薪的清贫;就应该心无杂念,在激情飞扬和挥汗如雨之中,享受教育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幸福;就应该像个手艺人一样沉浸其中,慢慢地陪伴,静静地等待,悄悄地聆听;就应该将爱根植于教育,从以前只研究教材的“经师”到研究学生和教材并重的“人师”。就应该坚信,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纯手工”的,是耳提面命的的敦促,是精益求精的结果,是一种依靠积累、源于传承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无法瞬间获得、想要就有。教师得当的言行举止、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该有的专注而简单的匠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以滋养慢无痕的形式渗透才是教师应该有的态度。不断地参加政治学习,净化自己,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摒弃消极的工作态度,端正自己的教育理念才是教师应该做的。

2 全面推进工匠精神严谨,一丝不苟的内涵,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

职业院校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控制力不强;喜欢接触新事物,容易跟风,但辨别力不强;过于追求个性,但误以为行为上的与众不同就是个性。忽略严谨的重要性,表现在作业、作品、学习成绩上经常是违背老师的指导和学科理论,理想信念薄弱,不能传承社会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自律性差,学习动机不强、目标不明确,有不少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甚至自暴自弃,学习风气日趋下降,发展的另一个极端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散漫性,造成最终自身懒散的习惯。若能以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对待自己的学业则可以养成好的习惯,树立明确的目标。有调查显示,部分学生普遍宿舍卫生较差,公共课程课堂到课率低,课堂纪律松散,旷课现象严重。还有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像小学生一样,要老师看着学习,老师讲什么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有些学生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根本谈不上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态度积极的面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一遍遍、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学习和深化,把所学所需内容真正掌握,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捷径了,勇于承担责任,把自己当下的做好,捷径可能就来了。

3 全面推进工匠精神专注,持之以恒的内涵,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推进素质教育及促进发展的关键。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资源,因此教师自身能力是职业院校发展最夯实的基础。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落实在教师的个人层面上,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的不断完善。现代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接受信息多,知识来源广,受到开放环境的强烈冲击,拥有许多的新思想和新观念。这自然对教学的要求和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微课堂、翻转课堂……教师的这一桶水还要常换常新,最好是长流水。知识广博的同时,还要对教育有持之以恒的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更主要的是怎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这并非易事。教师要依据教育规律,根据教育实际摸索出最适合的方法,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效果。传统教学坚持“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实质是知识传授。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工匠的加工对象,遵循学生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特点,在必要的强化训练同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手把手地教学生。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教育是一门慢艺术,需要小火慢炖,急不得,需要不厌其烦,诲人不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浅尝辄止。

4 全面推进工匠精神专业,兢兢业业的内涵,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社会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忙活赚钱的家长忽略孩子的基础教育,又要实现大学梦,因此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造成学生缺少竞争意识,没有就业压力,专业技能不扎实,却总想从事薪水高、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工作;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基础设计工作以及制作加工类工作不愿意从事,但是实际技能水平又不能满足企业社会的现实需要,因此造成浮躁自卑的心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换言之就是增强学生的社会和岗位责任感,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缺失社会和岗位责任感的学生,又怎么能成为国家的主人呢?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职业院校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打造可以就业的学生。在教育中,让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职业理念,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树立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将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益求精,在就业过程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以非功利的心态选择工作,并在工作中一直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运用工匠精神弥补学生知识底子薄弱的先天不足,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实际问题,促成学生脚踏实地态度、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形成务实,敬业的常态,把只愿意“指手画脚”的伪工程师打造成“安全着陆”的实战精英,是我们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运动 文章 工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