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合规
张丹+梁志栋+高建华
摘 要:合规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采购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壮大的经济行为,招标是最为常见的采购方式。文章分析了招标采购各环节的风险点及不合规行为,并提出从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监督机制及提高从业人员执业水平等方法提高企业招标过程中的合规管理。
关键词:招标 合规 制度体系 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b)-0157-02
1 合规管理在招标采购中的重要意义
“合规”一词最早出自银行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对合规的含义进行了定义:主要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法规、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管理”在《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中定义为:证券公司制定和执行合规管理制度,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培育合规文化,防范合规风险的行为。近年来,“合规管理”一词在我国各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中被提倡和运用。
合规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企业的合规管理应有三层含义:第一,合规管理是基于企业合规风险的事前管理活动,既有监管层监管活动在企业的功能性延伸,也是企业管理的内生性要求;第二,企业的合规管理接受监督部门的指导,并与监管部门的监管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性;第三,企业管理活动全过程应包含合规管理。
采购是企业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必要保障,而招标是最为常见的采购方式。一般企业都会针对本企业特点,在国家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指导企业招标采购工作合规的进行。由于采购是企业实施的一项经济行为,整个过程涉及多方利益,从而,采购人员会面临各种物质诱惑,也正因此,企管对采购专项审计工作很重视。招标采购成为一个受到多方关注的行为,也是企业提倡合规管理的重要对象。
2 招标采购中风险点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根据项目性质及预算金额可选择相应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是面向全社会的采购方式,是最大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采购方式。根据《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规定,按照相对集中、适度竞争、受众分布合理的原则,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介,并对招标公告发布活动进行监督。
2.1 采购方式的选择
根据选择交易主体的方式划分,采购方式包括招标、询价、订单、磋商、竞价、单一来源等方式。采购人应根据采购项目的性质及采购金额来选择相应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招标是一种相对公开的,供应商有序竞争的采购方式,一般竞争程度较大,使采购方能够采购到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其他采购方式公开程度较弱,信息获得收到局限,参与竞争供应商有限,许多优秀的供应商可能很难参与到采购项目中去。
在许多采购项目中,采购人有意规避招标,所谓规避招标,是指招标人以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达到逃避招标的目的。对必须招标的项目不招标;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以规避招标即故意拆分项目以规避招标;对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进行邀请招标;以其他采购方式代替招标等。《招标投标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招标投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规定,对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采购数额要求的都必須进行招标。《政府采购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对物资、服务和工程必须招标的下限金额。对于大型企业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招标项目要求,并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从采购工作的第一步确保采购合规性。
2.2 招标采购
《招标投标法》规定,一个完整的招标投标过程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和签订合同等环节。招标投标行为是具有严格规范程序的活动。
招标是招标人根据项目要求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按照《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规定发布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公告,按照公告要求接受潜在投标人报名,并组织现场踏勘,答疑,对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的澄清的过程。其中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是招标人在组织整个招标投标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之一,招标文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招标质量,甚至决定招标工作的成败。招标项目条件、投标人资格要求、评标标准、合同主要条款等都必须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因此,招标对整个招标投标过程是都合法、科学,能否实现招标目的,具有基础性影响。招标工作人员的执业水平及能力直接影响招标质量及招标活动的合规性。
招标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有:设置不合理投标人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信息不对称,对不同投标人提供不对等的招标项目信息;评分标准设置具有明显的倾向性等
投标是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响应招标活动。投标文件应对招标文件要求的所有实质性要求作出回应,招标是一次性投标报价,因此,投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及报价决定了投标人能否中标,招标人能否取得预期招标效果的关键步骤。
开标、评标是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开标是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确定的时间地点,公开开启投标文件并宣布投标文件重要内容,保障所有投标人的知情权,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评标是审查投标人资格并根据招标文件中载明的评标办法对投标人进行打分,并确定中标人候选人,签订合同。评标是保证招标投标活动合法、合规、公平、公正的决定性作用。中标即确定中标人,并根据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及时签订书面合同。从而完成整个招标采购活动。
开标、评标等过程中不合规的行为有:开标过程不按照规定的形式进行,开标记录不完整;评标过程中干预评委评分,带有倾向性的诱导评委对某个投标人抬高或压低评分;不及时签订合同,或合同条款违背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等行为。
3 招标采购合规管理
3.1 完善的制度体系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合规开展招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对规范企业行为,提高经济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从加强内部管理着手,制定各项采购管理办法,加强采购工作流程的合规性,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加大采购工作的招标率。
3.2 有效的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招标工作合规进行的有力保障。招标活动的监督包括当事人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当事人监督最直接,最有效。招标当事人直接参与到招标过程中,与招标活动有直接利害关系,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能够更直接的起到互相监督作用,从而保证招标工作合规性。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监督检查岗位,监察招标活动的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监督检查。强调内部审计作用,控制和监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通过对招标采购项目资料的审核、检查、鉴定和分析,发现和查处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促进招标采购工作的合规管理。
3.3 提高招标采购从业者执业水平
招标质量的好坏与招标从业者的执业水平和能力有直接关系。企业自行招标项目由其采购部门自行组织,采购人员一般较少。但,企业一般采购种类繁多,采购人员很难具备各种采购项目的专业知识,对采购对象、采购市场、采購价格的不了解,将大大降低招标采购质量。
企业对金额较大的项目通常会选择委托招标代理公司进行招标。招标行业对从业者门槛较低,招标代理公司能力参差不齐,企业选择招标代理公司时应选择资质能力强、信誉较好、业绩丰富的招标代理公司,招标人员经验丰富,接触的采购种类繁杂,相对较专业,执业水平较高。
无论是自行招标还是委托招标企业都应该从提高从业者依法办事的能力、拒腐防腐能力、统筹协调等能力方面提高招标人员执业水平及职业素养。使企业招标采购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合法合规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邢娟.论企业合规管理[J].企业经济,2010(4):37-39.
[2] 张 丹,梁志栋、高建华.浅谈企业自行招标[J].经济师,2016(3):272-280.
[3] 惠京颖,任莹,龙奋杰.项目招标管理风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26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