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川渝地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国...
王继梁
摘 要:高中体育高考生作为“特殊群体”之一,不仅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各省市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成为展示体育教学成果的直接角色。同时,体育高考生的培养模式单一、训练的科学性不足、学生职业生涯的概念空白等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掌握体育特长生的在校现状,探讨高中学校在其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将有助于规范高中体育高考生的培养方案,促进这一群体的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新世纪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高考 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b)-0170-02
1 都匀市普通高中体育高考生学习现状
1.1 学习态度
对都匀市四所高等中学的30名教师进行调查,调查问题为体育生文化课学习态度及情况。有的教师反应一些体育高考生将体育训练看的非常重要,认为文化课地学习不是太重要,只要能够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这种思想导致很多体育高考生只单一地将体育成绩作为自身发展的唯一目标,而文化课旷课、课堂睡觉、课堂开小差等,文化课以体育训练为借口不到课,缺乏学习主动性,思想上存在惰性。
1.2 学习目标
经过调查显示,有58.2%的体育高考生很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剩下的42%的体育高考生对文化课学习完全是不重视、不关心的态度。这些学生不明白如何学习文化课,认为学习文化课对高考没有太大的影响。这部分体育高考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就是将体育训练做好,文化课学习可以适當地放松。由于他们对文化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文化课学习不用功,成绩下降,由于成绩下降体育高考生更不愿意学习文化课,对文化课学习产生惧怕抵触情绪,没有学好文化课的信心。
1.3 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笔者对该市的200名体育高考生发放调查问卷,最终收回问卷192份。收回的问卷中,其中喜欢文化课学习的学生占到了15.1%,不喜欢文化课学习的占到了39.58%,17.71%的体育高考生认为文化课的学习很重要,30.21%的学生则认为体育训练更重要,认为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都重要的学生则占到总体的52.08%。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以看到,体育高考生内心还是认为文化课学习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文化课学习跟不上。
1.4 学习主动性
学习需要自发的主动性,不能单纯依靠外力作用,没有主动意识的学习是很难取得成绩的。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能够看到,我市的体育高考生大部分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多体育高考生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差,为了能够有大学上,才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成为体育高考生之后,这些学生认为体育高考简单,不需要多高的文化课分数就可以,所以就更加不重视文化课地学习。文化课学习存在惰性、学习能力退化,不知道如何主动学习。
2 都匀市普通高中体育高考生训练现状
2.1 训练时间
都匀市普通高中体育高考生的训练时间,不占用上课时间的为0,每天占用一节课的占据16.67%,每天占用两节至三节课的比例为64.58%,每天占用三节课以上的比例为18.75%。通过数据分析能够看到,占两节或者三节课时的最多。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训练时间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管理,各个学校的训练时间不同。应当合理的规划训练时间,使学生能够保持适量科学的体育训练,并保持一定的精力用于文化课学习。
2.2 项目分布
都匀市体育高考项目集中为田径和篮球项目,健美操、游泳、武术等项目考生数量不多。主要是因为篮球与田径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简单,随处可见,便于日常的训练。田径项目不要求学生有很高的竞技能力,只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就可以,是学生短期内达到高考目标的首选。这一现象也表明,都匀市体育教育资源匮乏,项目开展不全面。
2.3 训练辅助教育
都匀市体育高考生的伤病预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营养方面的教授情况为:从来没有教授过相关知识的比例为8.33%,教授但是不全面的比例为79.17%,深入教授相关知识的占比为3.5%。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并未对体育高考生进行专门的上伤病预防、心理辅导以及营养搭配方面的指导。未能将这三方面的知识纳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但是体育生的伤病预防、心理辅导以及营养调理是非常关键的。体育训练的首要条件就是学生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预防伤病的意识,就很难在日常训练中做到处处保护自己,容易在训练中受伤,并且在伤后不知道如何正确恢复和调理,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更会对高考成绩造成影响。体育训练消耗很大,体育生必须补充大量的能量来维持日常的训练和文化课学习,所以体育生对营养搭配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体育生的心理健康最为关键,良好的心理情绪有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能够使身体机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在临场考试的时候,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不怯场、不紧张,能够发挥正常的运动水平,有助于取得较好的成绩,体育高考生要参加体育高考以及文化课高考,所要承受的压力比普通考生更大。
3 都匀市普通高中体育高考生培养对策
3.1 提高专业成绩的对策
3.1.1 调动体育生的思想积极性
激发体育高考生训练的热情,使体育高考生被动训练转变为主动训练,要针对体育高考生进行目标高校的宣传,使学生选定一个人生目标,为这个目标努力。选择心仪的高校后,就要根据高校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提升,不仅仅是体育训练方面的提升,也需要在文化课上下功夫。
3.1.2 重新确立选材标准,提高选材质量
学校要重视对体育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尤其是每个高校的体育特长生选拔要求不同,部分学生对特长生选拔的细则了解不够,需要学校在这方面做足工作。多了解一些高校的选拔要求,根据要求有针对性选拔具有特长的体育高考生,根据选拔规则进行针对性训练,为体育高考生进入到心仪高校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当根据各个体育高校的选拔要求进行选拔,保证向高校输送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体育竞技水平。
3.2 提高文化成绩的对策
3.2.1 帮助体育生树立学习信心
体育高考生应当有一个学习源动力,作为高考生而言,考上心仪的高校就是最基本的动力。学校应当向体育高考生多宣传一些著名的体育院校,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目标院校,并且为了实现名校理想会努力学习。
体育高考生同样是学生,学生就应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到了体育院校同样要学习众多的专业知识。很多高中虽然很明确地知道体育高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较差,但是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一线的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能够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品质、优点,我们要善于发掘体育高考生的闪光点。体育高考生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铸就了坚毅、忍耐等优点,这些优点如果用到文化课学习上会对成绩地提升有所帮助。教师应当将体育高考生的优点进行放大,热心地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3.2.2 多举措并重,提升学生综合水平
体育特长生因为经常参加体育训练,所以精力旺盛,在课堂上很难安静地坐下来学习,所以经常会扰乱课堂纪律。需要文化课教师根据体育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互动机会,调动体育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和语音的方式传授文化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具体。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课堂气氛轻松,能够使体育生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学习上,没有多余的想法和压力。特长生学习文化课能力较弱,主动学习的可能性不大,需要任课教师地积极引导。在课堂上要多给体育生一些鼓励,课后要针对有需要的体育生单独的辅导。不能因为体育生需要训练就不布置课后作业,要将體育生和普通学生同等看待,认真批阅体育生课后作业,发现其薄弱环节,要在每次检验性考试后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一点一滴的提升文化课成绩。
参考文献
[1] 罗红,肖军. 刻板印象对体育生的影响及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121-124.
[2] 侯景明.高中体育生课余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6):96-98.
[3] 王汉军.高三体育生“4+1”训练模式初探[J].成功(教育),2012(24):279.
[4] 刘焕新.高中体育生培养与管理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75,77.
[5] 谭腾飞,范璐.提高体育高考生文化成绩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6):238-239.
[6] 刘建光.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研究[J].运动,2011(4):93-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