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挡土墙施工技术探讨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2年03月16日 05:16

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2008年

全剑

[摘 要]目前,挡土墙在公路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于不良地质路段,设置挡土墙,不仅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还保证了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水流冲刷路基。本文首先对挡土墙的作用与类型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公路 挡土墙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183-01

挡土墙是公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构造物,在山区公路施工中,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地势陡峭,挡土墙的应用更为广泛。本文首先对挡土墙的作用与类型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一、挡土墙的概述

1、挡土墙的作用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

2、挡土墙的选型

(1)材料的选择。浆砌片石挡土墙取材容易、施工简便,因此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山区公路中的石料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当挡土墙高≤10m时,采用浆砌片石砌筑便可以较好地满足经济、安全方面的要求。

(2)截面形式选择。根据挡土墙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当墙高小于5m时,可以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这种形式较简单,而且施工方便。由于山区公路地面横坡比较陡峭,比较适合采用俯斜式挡土墙,可以避免采用仰斜式挡土墙时由于过多增加墙高以及断面增大而造成的浪费。当墙高≥5且地基条件较好时,采用衡重式挡土墙,可以有效地减小截面,节省材料。

(3)位置選择。在挖方边坡比较陡峭时,采用路堑挡土墙,可以降低边坡高度,减少山坡开挖,避免破坏山体平衡。对于采用路肩挡土墙或路堤挡土墙,应结合具体条件考虑,必要时应作技术经济比较。

二、挡土墙的施工技术

某高速公路路肩挡土墙位于公路线路右侧,长度为210m;挡址处为砂泥岩互层,上覆块石低液限粘土;该段设计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3MPa,挡墙高9m,基底基岩以上填筑1.5-2.0m厚C15片石混凝土。下面结合本工程实例,对挡土墙施工技术作一阐述。

1、材料准备

(1)石料。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镶面石料应选择尺寸稍大并具有较平整表面,且应稍加粗凿。在角隅处应使用较大石料,大致粗凿方正,进行强度试验并报监理批准后用于本标段的砌体施工。对准备用于砌筑的片石石料使用前用水冲洗表面的污垢、水锈。

(2)混凝土。按照各部位所需混凝土的标号,由混凝土拌和系统集中拌制。

(3)水。在施工场地附近砌筑水池。用水泵抽取干净、无污染等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水进行砌筑施工。

(4)模板。挡土墙浇筑采用采用组合型钢模板,每块模板尺寸为1.5m×0.6m,边角部位采用木模板。

2、测量定线

(1)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准确计算挡土墙的轴线位置,然后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认可。

(2)按测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的轴线资料进行轴线放样,并测定出边线同时需引桩便于校核,并上报监理工程师。

(3)根据已放出的挡土墙轴线,准确测定出挡土墙边线和原地面标高,经核查无误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开挖基坑。

3、基坑的开挖

(1)根据现场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基坑的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

(2)挖出的土不能任意堆放,以免妨碍开挖基坑及其他作业。基坑开挖应避免超挖,底面应高于设计高程20cm左右,以保证夯实后满足设计要求。

(3)挖成的基坑,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当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及时上报监理、业主以及设计单位,经监理、业主以及设计单位允许后方可进行地基处理。挖成的基坑,凡有扰动和毁坏的地方追加开挖深度,按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回填到设计标高,分层夯实。

(4)地基处理结束并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人工整平,然后夯实。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基础及墙身

(1)模板及支架的施工,挡土墙墙身模板采用组合型钢模板,以槽钢为加劲撑。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

(2)支立墙身侧模时为了防止模板位移凸出,在模板外侧设支撑加以固定。

(3)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了保证位置准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结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然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4)为了保证墙身断面的准确性,整个墙身统一拉线,并在两端设立符合墙身断面的模型板。在施工中要经常检验,保证墙身的垂直度符合要求。沉降缝所用浸油木板在施工中放置时,位置要正确。

(5)浇筑前先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必须填塞严密;为防止混凝土自高处向模内倾卸时发生离析,在浇筑混凝土时倾卸高度不超过2m。

(6)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水平方向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和下层混凝土同时浇筑时,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在1.5m左右,浇筑层厚度不超过30cm。

(7)片石分层添加,片石厚度小于150mm,强度不小于混凝土强度,数量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埋放片石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控制。

(8)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移动时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距离保持在5至10cm左右。

(9)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因故中断时,其间断时间间隔应小于前次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确因施工工艺或其他原因必须预留施工缝时,施工缝应按规范要求采取处理措施,如先清洁表面,打毛,在浇筑一层高标号砂浆,然后再继续浇筑等,并且应设置占截面面积不少于20%的榫头加强,条件困难时也可用适量的短钢筋加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

5、墙背填土

(1)挡墙分段长度结合地质情况可按10-15m长设置一道沉降缝并以沥青麻絮填塞,挡墙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下部分基坑回填采用8%石灰土并要求逐层压实,墙背回填应在圬工砌体强度达到70%以后,方可采用砂卵砾石或片碎石等水穩性较好的粗粒料逐层回填、压实,并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冲击力的影响。

(2)对于回填区域,在回填施工前进行现场复查,对墙脚有明显汇水和积水的地方,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取排水设施,保证底部排水畅通。

(3)回填材料在回填施工中应均衡、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度不小于96%。

(4)墙背回填,按规定在旧填方或挖方上设台阶,台阶宽度及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墙背回填建立相应的台帐,落实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回填质量。

(5)压实为了便利大型机械的使用,可采取横向碾压法,以使压路机尽量靠近墙背进行碾压,对于压路机不能靠近墙背时,采用小型夯机配合人工夯实。回填料应分层摊铺并满足相应压实度要求。

6、墙背防水及排水

挡土墙墙身在岩土分界线以上部分分层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为2-3m,上下排交错布置,孔内预埋Φ50mm软式透水管并长处墙背15cm,其端头用土工滤布包裹,最下面一排排水孔出口保证排水通畅,不得阻塞。在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粗颗粒材料推囊以利排水。在最底一排泄水孔处现浇30cm厚C20小石子混凝土,并于其上加设Φ50mm软式透水管形成纵向排水渗沟,纵向渗水沟可按单向坡或人字坡纵向引水。

7、沉降缝

挡土墙应设置沉降缝或伸缩缝,沉降缝或伸缩缝的位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合理安排,据设计图纸墙身每隔10-15m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3c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面用沥青麻絮嵌塞,塞入深度为15cm。当墙背为石质路堑或填石路堤时,可设置空缝。

三、结束语

公路挡土墙的建设时公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山区公路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挡土墙对公路的养护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应用也更为广泛。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掌握挡土墙的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组织安排好各工序的施工,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控制好挡土墙的质量,从而确保挡土墙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志锋.公路挡土墙施工技术及加固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挡土墙 文章 好时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