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成康项目冷再生底基层试验段开始施工
张彦平
【摘 要】G567线礼县至成县至康县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对部分路段采用基层冷再生技术进行施工,文章结合工程的特点,对基层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提高措施,从而有效的确保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基层冷再生技术;G567礼成康公路;改造
1 工程概况
G567线礼县至成县至康县公路维修改造工程,是连接陇南市礼县、西和县、成县、康县及周边地县的一条重要运输通道。项目主线起于礼县祁山乡,沿S219线途经西和县城、成县纸坊镇、康县寺台乡,终点位于康县长坝镇,与正在施工建设的 G345线相接,全长179km,项目支线起于成县抛沙镇,顺接主线,途经成县县城,终点位于江洛镇,全长29km。项目全线总长208公里,2015年1月开工,工期2年。笔者当时在G567线礼成康公路工程项目办工程科工作,全程参与该项目施工。
2 沥青路面應用冷再生施工技术
G567线礼县至成县至康县公路近几年私家车数量猛增,车流量大,城市道路负荷随之增加,给道路造成了一些损害,给人们出行、行车安全造成了安全隐患和不良影响。因此政府决定对该道路进行修复改造,其中部分路段采用基层冷再生技术进行处治。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2.1 施工技术前期准备
项目办与施工单位通过实地考察,针对该道路出现的损坏进行评估分析,在保证道路修复效果的前提下,做了一些必要施工前期准备。
(1)准备冷再生技术所需机械设备
冷再生机械设备的准备,包括道路铣刨设备,沥青喷涂设备,分料设备、刮平设备等。本工程采用德国维特根集团的WR2500 系列。
(2)选择科学的配合比、级配
对原材料再利用时,对铣刨材料进行筛分,注意检查原材料的颗粒级配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必要时,可以掺兑一定比例的新料满足级配要求。通常情况下,骨料颗粒直径4mm以上的需占60%左右,因此,我们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水泥材料的强度应在32.0(最好是硅酸盐水泥)。
(3)铺筑试验
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办要求施工单位先进行铺筑实验,并将试验结果报告给监理工程师。在试验过程中,特别注意冷再生机械的行走速度与转子的转速,它们将直接影响到再生后材料的级配效果。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作为施工依据。
2.2 施工工艺流程
道路施工必须考虑到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在进行冷再生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首先,对道路上的杂物、灰尘进行清除,避免对设计测量造成误差,同时达到冷再生施工对路面的要求,对车辆流量进行控制,必要时进行交通管制。其次,施工人员按照计算要求将水泥摊铺,注意单位面积的水泥含量,一般为700 斤/m2 混合物重量,每水泥单位面积可使用36 斤/m2的量。然后进行准备前级配控制。对铣刨速度根据道路损害程度进行适合的控制,普通路段为65m/min,受损严重的路段需要放缓速度。同时需要注意铣刨过程中,破碎梁的压力及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合理。在碾平时,我们将混合料进行搅拌,使用推土机向前推压,为了避免在压实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我们需要进一步使用平地机进行处理,确保推铺后路面达到平整的规范。当推铺完成后,为了保证碾压质量,在水泥凝聚时间内尽量一次性进行碾压处理,并控制在4h内。最后,对冷再生路面进行适量的洒水,使路面达到一定时间内的持续潮湿状态,一般在8h或更长时间,期间禁止任何车辆,行人出入该施工路面区域。
2.3 施工特点
本项目冷再生技术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对受损路面就表层材料再利用的特点,简化了施工流程,材料上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建渣的产生,对周围环境伤害降至最低。
(2)缩短工作周期。冷再生技术能有效降低路面底层结构的重塑工作量,达到“以旧换新”的效果。
(3)连续进行搅拌、推铺、碾压等操作。其目的是为了使旧料与新料得到充分融合,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虽然,我国冷再生技术起步较晚,正在积极探索研究发展阶段。因此,它也存在几个不足的方面:对于如果公路级别越高,其原路面为优质沥青混凝土材料,冷再生技术就无法满足高级沥青面层的指标要求,而且对原材料的利用率比不高。因此,冷再生技术一般适用于一般公路或标高没有限制的公路。对于高等级公路而言,路面标高早已固定,因此,它的标高可调整性很小,所以摊铺新的面层将会受到限制。
3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养护施工中注意事项和管理措施
3.1 再生机速度控制
再生机的行驶速度直接影响到养护再生材料的级配,因此再生机的速度控制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再生机的行驶速度与再生层的厚度、旧路面的材料以及旧路面平整所需要的材料厚度有关,在已经维修的多条道路中,我们一般对再生厚度12cm的路面,再生机行驶速度为5-8m/min,收效较好。
3.2 冷再生配比的计算
在对冷再生配比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以及如何降低强度的波动性,成为了配合比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公路旧路面材料当中部分原沥青成分与大量二灰土进行配比后,其强度会有很大程度的波动,随之差异性也会增大。因此为了保障公路的养护质量,施工人员就必须要选择水泥剂量大的一组来进行施工,同时配比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要适当地加大试验的频率,以选择出最优的配比方案。
3.3 含水量以及水泥的剂量测定
为快速地获得养护施工中的含水量,一般采取燃烧法与烘干法来测定水的含量。试验中发现,一般在公路养护施工现场测到的水含量要比实际的水含量大,因此可经过分析得出,破碎的材料当中会有部分沥青被燃烧掉,由此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进行多次试验,以确定燃烧法和烘干法所得出的水含量比例关系,但要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采用烘干法时需要用低温来烘干,而不是高温烘干法。此外从水泥的剂量测定试验可得知,在施工中检测发现的水泥剂量会比设定的剂量大,甚至还会超出所要考虑的损耗指标,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破碎材料当中含有石灰成分,施工人员却没有对加入水泥中的破碎材料进行滴定试验(用已知物质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由此影响了滴定出来的结果,为后续养护施工的碾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3.4 加强施工管理
自进驻工地以来,G567礼成康公路维修改造公路项目办按照“科学施工抓质量、严格管理促进度、狠抓质量保廉洁”的工作思路,严格管理,精心组织,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化驻地建设,加强职工培训、监理及检测人员资格考试等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及现场实际,在确保工程质量、阶段工期及总工期目标的前提下,项目办人员深入现场实地踏勘,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结合实际,制定了《 G567礼县至成县至康县公路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细化目标,编制可行的年度和月度施工计划及保证措施,形成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年的工作机制;二是项目办每月底组织人员重点检查工程质量、保障措施以及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施工情况,确保阶段性目标顺利完成;三是加强质量管理,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对施工单位做到工程施工的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对把关不严的监理人员进行违约处罚,对认定为返工的分项工程,由监理单位承担返工经济损失的10%,确保工程始终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中;四是加强安全管理,项目办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时签订安全管理合同,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通报批评、停工整顿等措施,杜绝责任事故,保障项目施工安全;五是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时确保农民工权益和公路建设质量,陇南公路管理局对G567线礼县至成县至康县公路维修改造工程项目派驻了纪检监察组,协助项目办对工程建设人员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对《廉政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全力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和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六是陇南公路管理局在项目办设立了临时党支部,公推直选党支部委员,临时党支部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保质量”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工程建设的强劲动力。
4 总结
基层冷再生技术在G567礼成康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通过项目部及施工单位全体员工的努力,确保了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公路的质量,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參考文献】
[1]厉兰伯,孟广文,石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探讨[J].交通科技.2004(03).
[2]张计林.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技术[J].山西科技.2009(06).
[3]陈永锋.公路常见病害与养护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4]王洪辉.旧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探讨[J].青海交通科技.2006(02).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