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研究

品牌
科教导刊
2022年07月06日 20:04

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ppt

唐劭杰

摘要 在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实施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高校扩招计划。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就高校扩招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高校扩招 毕业生就业 负面影响 原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11

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成为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高校扩招政策在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子圆了大学梦;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教育水平差距;推迟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发展经济,拉动内需;实现教育发展阶段飞跃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同时,也将社会就业压力更多地传递到高校毕业生身上,对高校就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六个方面。

1高校扩招政策本身的原因

1997年,一场金融危机波及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使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于1998年11月向中央提交了名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建议中央扩大高校招生数量,并列举了5点扩招理由(即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企业改革带来的大量下岗工人如果进入就业市场与年轻人竞争会出现恶性局面;国家提出经济增长8%的目标,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擴招可以拉动内需,激励经济增长;高校有能力接纳扩招的学生,当时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振兴)。建议被中央采纳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并在计划实施后的短短7年时间里,顺利完成了“拉动内需,暂时减缓就业压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目标。

但遗憾的是,从建议书的提出到高校扩招政策的执行,均没有提出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的实际方案,仅是简单地将年轻的待业人群推向高校,以缓解下岗职工与年轻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片面地将社会年轻人群推向高校,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使更多的人由潜在的第二劳动力上市场上的就业者转化为第一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从而使更多的潜在第二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转化为第一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者。这就意味着在缓解了第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增加了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作为典型的第一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高校毕业生必然会感受到就业压力的增大。

2高校毕业生比例大幅增加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1998年至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变化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高校录取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其中,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2年后,高校录取人数已达到260万人,录取率已突破50%。到2013年,高校录取人数已达到685万人,录取比例达到了75%。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提供的2001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表1)显示,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02年,毕业生达到145万,总量比上年增加了31万人。2003年,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总量达到了221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76万人,是2002年较2001年增长人数的2.45倍。此后,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逐年递增,直至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749万人。

这就意味着随着第一批高校扩招学生的毕业,就业市场上将会在短时间内涌现出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进入就业市场,使原本稀缺的科班人才在极短的时间内充足起来,甚至达到饱和状态。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瞬间逆转,高校毕业生不再是“抢手货”和“香馍馍”,同专业、同类别的高校毕业生问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因此,相对于1999年前后,落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上的就业压力将会有所增加。

3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下滑

2008年10月9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开承认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由于高校大规模的“急促”扩招,高校扩招政策没有一个长期深入的研究论证和酝酿试验的过程,导致各高校和家长、学生无论在思想观念层面,还是在制度措施等层面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尤其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由于扩招时间短、幅度大,导致的师资力量缺乏。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本专科高校的师生比比1999年前有所攀升,并长期高于专家提出的1:14的发达国家最佳生师比。2006年的本专科招生数是1995年的近6倍,师生比也由1995年的1:9.83发展为2006年的1:17.93。2002年,生师比更是达到了最高水平的1:19。高校教师增长速度远赶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以湖南为例,从1998年到2005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4.2倍,而教师数量仅仅增加了2.1倍,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学生增长速。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张,使得原本就已紧缺的教育资源不得不平摊给更大的受教育群体,从而造成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由此而引发的,就是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不少毕业生缺少足以胜任其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能力,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4高校招生制度与社会就业制度不衔接

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常用的扩招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加“班”,如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2个班扩大到5个班,按每个班50人计算,该专业一下子就从100人扩大到了250人;另一种方式是增加专业,且增加的大多数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如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需求量大,专业需求比例曾高达30:1,于是除综合类大学和财经类大学外,农、林、工、师范等高校也争先开设经济类专业。

事实上,大多数高校在采用上述扩招方式时,仅仅是以扩大招生规模、吸引更多考生填报自己学校为目的,考虑的是如何直接提升学校的报考率,以及学校的直接经济效益,并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国家建设的需求,从而导致大学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高校招生制度和培养制度与社会就业制度脱节,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供大于求,成为就业市场中的“滞销货”。

5高校学历学位“含金量”下降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与高校毕业生的应聘行为可以视为一种博弈行为。在这场博弈中,高校毕业生作为应聘者,为了提高自身的“中标”概率,会主动向用人单位发送“信号”,即将自身的优势条件展现给用人单位。属于信息劣势方的用人单位将通过应聘者提供的信息对应聘者进行筛选。高校擴招政策实施前,学历和学位是应聘者发送的“信号”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用人单位筛选应聘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和由于高校扩招“急促”导致的教育质量下滑,用人单位无法简单地从学历和学位中判断应聘者的能力水平。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会更多地关注其它指标,如工作经历、职称信息等,这对初出校门,对社会和行业信息了解不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6就业压力下的再进修使社会招聘门槛提高

在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大量学子得以进入高校,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同时也为更多学子铺就了通向更高学历和学位的道路。

2003年后,迫于就业市场上高校毕业生身份逐渐贬值的客观现状,以及社会上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不少高校毕业人群将视线转到继续进修上,考研报名人数及研究生录取人数如表2中所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绝大多数选择继续进修的高校毕业生认为,继续进修一方面可以规避当下的就业压力,等待更好的就业时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历、学位的进修,获得更加雄厚的就业资本。

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就业市场上研究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毕业生泛滥现象的出现,第一劳动力市场上的用人单位,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聘学历标准也随之上升。以副厅级公办高职院校——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5年前,除工勤技能岗位(如宿舍管理员、视频监控员、司机等)外,学校教职工的主要招聘对象为大学本科毕业生。自2016年1月后,该校所有招聘中,除工勤技能岗位和特殊岗位(如后勤处工程管理类人员等专业性十分强且不涉及教学的岗位)的招聘外,所有岗位(含普通行政人员)的招聘对象均需具备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招聘对象主体以研究生为主,兼顾少部分大专毕业生,基本不再招聘本科学历人才。

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客观地增加了就业市场上高学历人群的大量出现,必然导致第一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招聘学历标准的提升。这对于刚刚迈出校园、步入社会,希望在第一劳动力市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带来了极其可怕的负面影响。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高校 高校毕业生 硕士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