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下也能正常最大增益工作. 还应有用于其他场合,如高楼室内覆...
杨付龙++陈宇杰++刘懿++潘洋++邹海涛++廖善斌++王果
[摘 要]缓冲器是曳引式电梯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电梯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或者电梯安全排查时,对于缓冲器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轿厢侧缓冲行程基本不变的情况,对重侧缓冲器缓冲行程随着曳引钢丝绳的拉长而有所变化,本文将重点探讨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的检验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电梯;缓冲器;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EXCEL;自动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83-01
1 案例介绍
2013年,某小区一台在用电梯运行至最高层站时,轿厢在平层过程中轻微振动后停止运行,轿门、层门未正常开启,致使3名乘客被困轿厢内,乘客通过紧急报警装置联系到小区值班室,告知被困情况,值班室工作人员迅速通知电梯维保人员,经现场排查,发现对重侧缓冲器动作,维保人员通过手动将轿厢向下盘车后,电梯恢复正常运行。
2 原因分析
電梯钢丝绳在长时间使用和运行时间增加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伸长,尤其是新装的电梯,随着电梯层站的增加,钢丝绳的伸长尤为频繁和明显,其对电梯的使用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钢丝绳伸长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对重侧,造成对重侧缓冲行程越来越小,直至运行过程中压缩到缓冲器,使得缓冲器电气开关动作,不能满足极限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的要求,影响电梯安全运行。
3 对重侧缓冲行程要求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下称《检规》)及其1号修改单3.16项第5条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4 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的理解
1-基座;2-曳引钢丝绳;3-导向轮;4-轿厢导靴;
5-轿厢;6-对重;7-对重侧缓冲器
图1 轿厢位于顶层示意图
就是说,在满足井道顶部空间要求和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前提下,对重缓冲距已不再受 150mm~400mm(耗能型)、200mm~350mm(蓄能型)要求限制,只要顶层高度足够,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对重缓冲行程可以足够大,如图1所示。正确确定对重缓冲行程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测量出电梯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的下列距离值:
1.导靴上端距导轨顶端之间的距离较小值H1;(该距离大于0.1+0.035v2)
2.轿顶最高可站人面积(上梁一般被认为是不可站人的)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H4;(该距离大于1.0+0.035v2)
3.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轿厢护栏内(护栏距轿厢外缘不得大于0.15m)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H3;(该距离大于0.3+0.035v2)
4.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或护栏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H2。(该距离大于0.1+0.035v2)
二、确定对重缓冲器的压缩行程Y。
1.测量出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的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的距离W;
2.测量出对重缓冲行程X;
3.利用下式计算出对重缓冲器的压缩行程Y。
Y=W-X
注1:电梯检验时,为了检验方便,通常使用缓冲器铭牌上的压缩行程作为Y值,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如果没有标明压缩行程,压缩行程取缓冲器被压缩掉90%的高度。
三、按以下式子计算出可能的对重缓冲行程S。
S1=H1-Y-(0.1+0.035v2);
S2=H4-Y-(1.0+0.035v2);
S3=H3-Y-(0.3+0.035v2);
S4=H2-Y-(0.1+0.035v2);
注2:v为电梯的额定速度。
四、确定最大允许缓冲行程。
取S1、S2、S3、S4中的极小值即为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行程。
5 结语
为了准确得出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笔者通过EXCEL软件,设计了一套公式,可以自动、快捷地计算出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 刘跃进.电梯对重与缓冲器顶面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J],中国电梯,2012(19):65-66.
[2] 余进.对重缓冲器越程距离探析[J],电梯之家.
[3] 葛晓剑,张龙成.谈曳引电梯对重缓冲距的要求与检测[J],中国电梯,2014(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