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经济增长的物流因素分析
王鹏++刘湘华
[摘 要]公路超载现象是当前交通运输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制约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导致公路超载现象的根本原因。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公路超载现象的形成原因与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的对策,为公路超载的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超载;经济学;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542;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59-01
1、我国公路运输货物超载运输的危害性
1.1 损害了公路的基础设施
公路的设计和修建都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的,公路的等级不同,设计使用年限和荷载标准也不同。如果根据公路的标准荷载力,公路的使用寿命在理论上接近设计的年限。但是如果车辆对路面的荷载力比路面的实际荷载大,就会大大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按照相关的规定,应该把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作用于路面的压强控制在0.7之内,但是通过检测发现,我国的超载车辆论坛作用于路面的压强为1.2,比飞机降落时冲击地面的压强还要高。另外检测到车辆最大单后轴载的重量为24吨,这样的车辆在水泥公路行驶,等于标准车辆的121万次行驶。美国道路实验所研究得出,路面的破坏差不多全由重型车辆导致,车轴对路面的破坏和路面表面重量的增加成正比,路面的重量每增加一倍,其对路面的破坏力会相应的增加16倍,在公路上超载车辆行驶一年对公路造成的损害是标准运输车辆行驶5年甚至10年造成的伤害。
1.2 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超载情况下,由于货车运载货物重量远远超过规定重量,货车面对突发状况时,出现失灵情况,比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由此对人与车都会形成重要影响,带来严重危害,由此会直接会间接给企业和人员能带来损失,此情况近些年间仍然存在。
1.3 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效率
超载车辆对公路造成损害,降低了公路路面和路基的质量,对车辆的通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维修损坏路面的过程中还对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严重的影响。货物超载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还会阻塞交通,降低公路的正常通行能力。另外货物超载车辆的行驶速度比正常速度要低,加上超载的车体一般比较庞大,会对后面车辆的通行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交通阻塞。尤其是高速公路上,如果驶入大量的超载车,会大大降低其平均车速,进而发生“高速公路不高速”的情况。
2.经济视角下分析公路超载的原因
2.1 社会利益驱使,车主追求最大利润
由于普通两轴货车在长途运输中已渐失竞争力,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车主转而购买那些载重量大、节油性能好的多轴货车,于是公路上就出现了后八轮、前四后八、半挂车等多种类大型车辆,运输货物的重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最少的30吨到最多的超过100吨。这些大型货车其车货总重已远远超出认定标准,致使一些公路和公路桥梁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之中,大大缩短了公路实际使用寿命,给桥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2.2 货运配载市场不规范,中间商获利甚多
不论何地配货市场,货运受理价格按公斤计算,略低于邮局包裹价格,远远高于公路零担价格。而返程车配载,每车只给两三千元运费,而货却必须装到4米高。地方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将货运受理权分线拍卖,通过竞标获得一条线路的经营权每年少则要交三四十万,多则七八十万。就这样经营者仍有利可图,可想而之,利用回程车超载的差价之大。
2.3 收费政策不完善,让超载车有机可乘
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通行费的收取方法都是按车型或行驶证核定的载重质量计征,不论是空车还是重车都是一个标准。于是一辆车装两辆车的货,就省了一辆通行费,这也是超载的原因之一。
2.4 管理不严,处理不到位,以罚代管,造成超载现象愈演愈烈
超载主要影响行车安全,而交通安全管理又属于公安部门职责范围。以往的做法是交警上路拦车,发现超载处以小额罚款放行。然后再查。再罚款、再放行。这种只罚不纠,而且处罚的力度也不大,对车主来说难以起到警示作用。所以少超还不如多超,多超还能把罚款赚回来,从而造成超载现象愈演愈烈。
3.经济视角下关于公路超载的应对措施
3.1 制定科学有效的收费制度
计重收费是以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来进行的,以经济调控手段为主,降低合法运输车辆的收费标准,当前形势下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计重收费制度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收费制度进行更为科学性的探讨,最好能够早日实现全国统一,在此基础上加大精算师和会计师的人才纳入,结合实践来看,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提高超载的收费价格,对超载车辆进行加倍计收,让罚款与运输经营者的利润收益不成比例,以市场的调控降低超载的发生率。
所谓的价格管制具体指的是政府依靠强有力的法律对相关的垄断行为进行整改,并且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价格进行有效的管制;就投资主体来说,除了要让其能够偿还贷款以外,还应有一定的利润收入,就运输经营者来说,通行费用的界定必须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以不超载为基准,运输经营者依旧有一定的利润;因此,为了保证成本和价格之间的科学性,还应该对价格管理跳跃进行约束,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方以及事先将公路的使用期限和收费标准公布出来。
3.2 加强源头及全过程监管
在加强路面执法的同时,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车辆标定吨位、非法改装、货物装载、货运站场和厂矿企业以及驾驶员管理等源头上来,源头管理部门严格把住车辆改装、注册登记、运输市场准入三个关口,实现治理超载工作的全过程监管。
对货主和站场故意放纵车辆超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根据抄报的信息记录,对多次超载的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定期公布黑名单,并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对超载违法记录次数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责令其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停业学习培训,并重新考试。
3.3 加强车辆管理
“小吨大标”及非法改装车之所以横行,重要原因是车辆上牌、发证、落籍、年审等环节没有严格把关,给运输部门和驾驶员以可乘之机,车辆管理机关要严格按照标准严格对车辆进行管理,在车辆上牌、发证、落籍、年审等环节严格把关,非法改装和“小吨大标”的车,坚决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3.4 适当地调整公路超载收费政策
首先,针对我国目前乱收费的现象,可以适当地调整收费费率。通过降低收费费率或降低道路通行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从而鼓励运输企业进行合法运输,减少超载的现象。其次,逐步推行计重收费标准。即是在对运输货物的总重量进行计量的情况下,并考虑车辆可能会对道路所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收费。如此,便会降低合法运输的费用成本而增加超载运输的成本,使超载运输无利可图,有利于公路超载现象的减少。
3.5 合理的调整运输市场运价
国家交通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对运输市场加强监督和管理。物价部门可以合理的提高公路货运运价,既能防止和其他运输方式产生价格竞争,还能有效的避免发生“低运价多超载”从运输收入上平衡的现象,使本属于社会承担的超载部分运输费用,变相的由公路部门承担的不合理的情况得到有效的解决。
结语
公路超载现象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中极为突出的问题。通过以上的经济学角度的分析与解释,可以看出,公路超载主要是由于其外部性以及运输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等经济原因所引起的。对此,通过建立健全的法规、适当调整收费政策,并加强对公路超载的管理,有利于有效解决公路超载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晖.关于治理超载超限问题的政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