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混龄教育初探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2年08月19日 11:19

...多元化探索幼儿混龄教育

杨彩萍

[摘 要]混龄教育是指年龄相差一、两年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中,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农村幼儿园由于生源、师资的限制,把不同年龄的幼儿编在一起,并没有发挥混龄教育的价值,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及组织与实施方面也忽略了班内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 树立科学的混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混龄教育价值,是解决农村幼儿园的混龄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混龄教育 农村幼儿园 混龄课程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32-01

近年来,随着对混龄教育研究的深入,混龄教育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混龄教育与同龄教育相比,同龄教育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儿童的个性差异。而混龄教育在这一点上可以很好的与同龄教育进行优势互补。而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农村幼儿园,不得已而采取混龄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那么农村幼儿园混龄编班是否是真正意义的混龄教育?如何才能发挥混龄教育的价值?

一、农村教学点混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少导致混龄教育

2.农村教学点设施不完备,条件简陋,安全隐患多。

3.按照同龄编班形式开展活动,“混龄”特色并未体现。

4.幼儿个体差异大,教师因材施教难

5.教育活动形式单一,不能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

6.农村教学点家长对教育的不重视。

二、正确认识混龄教育价值,树立科学的混龄教育观念

1.混龄教育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意义

因为幼儿年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混龄教育中出现了丰富的同伴差异资源。年长的幼儿虽然不会有目的、有意识地教年幼的孩子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经常在向年幼的幼儿展示自己;年幼幼儿虽然不会有目的、有意识地请教年长的幼儿,但他们却经常在模仿年长幼儿,甚至由于疑惑而向他们提问。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他们既超越了自己原有水平,又反映出他们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每个幼儿的经验和能力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了充实。

2.混龄教育有助于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的养成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因兄弟姐妹而导致交往不足或缺失,混领班为他们创造了一个高级的模拟环境,他们可以和同龄以及异龄的孩子交往,体会到不同的想法。而家庭式混龄编组更能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相应地产生责任意识和小家庭的团体意识,让合作代替竞争,让分工与角色匹配,将幼儿的年龄差异、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显性化和具体化。

3.混龄教育对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养成具有榜样作用

在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混龄班的大孩子通常都有较强的榜样意识,在相互学习、相互竞赛的氛围中,他们以哥哥姐姐自居而主动帮助小弟弟、小妹妹,也强化了他们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小弟弟、小妹妹来说,则更容易通过模仿哥哥、姐姐而掌握相关的生活行为技能,逐渐学会自我服务。

三、如何把农村混龄教育的劣势转化成优势

1.消除安全隐患,增添教学设施

教学点的根本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教育,只有安全,孩子们才能开心地成长。所以第一步我们对所有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给走廊的边边角角镶上了防撞贴,对整个教学点的环境、设备、场地、大型玩具等进行了检查维修。

其二,我们在户外活动环境创设中设计了沙池、水池、平衡区、水泥地、草地、小树林、树下装饰了秋千架、攀爬架等。把场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器械区、游戏区、沙水面区、动植物区养殖区、绿化地等。这样,幼儿园整体环境就成为一个“三维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除了大环境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一些小环境的条件的创设也是起着补充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室走廊活动区,在地面上画些格子、小脚印、几何图形供幼儿进行一些动作练习(如跳、跨等),供幼儿随时进行活动。

總体规划和创设一个合理、多样化、多功能性的环境是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是有效激发活动兴趣的大物质空间。

2.制定科学的混龄课程目标

让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幼儿实现统一目标是不现实的。让他们在同一个时间实现不同层次的目标也是不现实,因此,要求同一时间、同一目标的高结构的集体教学形式并不适合混龄教育。相反,在低结构的活动中,不同年龄层的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教师来说,也因为这类活动多样的参与方式,把混龄的差异性放大了,让教师能够明显地看到幼儿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特点上的差异,继而自然地引发教师的思考,引发对因材施教以及尊重个别化差异的关注。

3.选择适宜的混龄课程内容

幼儿课程来自生活,针对混龄的状况,我们在选择混龄课程内容时,细致分析活动内容,找准适宜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切入点。比如“春天”的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我们把整个活动室环境布置成春天:主题墙用绿色打底,上面有花园、草地、池塘、柳树等,里面的材料等待幼儿自己去补充,大班幼儿带着小班幼儿一边观察一边教小班幼儿记录观察中的发现。针对中班幼儿的水平,我们用折、画、剪、染等方式来参与春天的环境布置。教师既要分析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关注点、兴趣点,又要分析活动内容中哪些知识点是适合中班幼儿的,哪些则是小班幼儿乐于接受的;这个活动能促进中班幼儿哪些能力的发展,并同时锻炼小班幼儿的哪些能力。

4.兼顾年龄造成的能力差异,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

混龄环境带来了丰富的同龄和异龄交往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差异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认知和交往冲突,面对这些,我们会发现,教师做得越多,幼儿发展越少,教师做的越少,幼儿自主发展越明显。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成为自然的混龄教育原则。于是,我们很少看到教室的直接干预,取而代之的是幼儿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内化,混龄环境中的教师工作变得轻松,幼儿的发展也明显起来。

四、家园共进,共同提高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的实施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我们在开展家长会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地和家长沟通,我们还开展亲子活动、群、QQ群等方式和家长沟通,从而使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开展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不仅让大年龄幼儿获得了责任意识和实施照顾的能力,促进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异龄交往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当中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传递经验时,他们其实正在整理、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原有经验,经过梳理之后,选择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述给小班幼儿,这对他们的发展是一种挑战。而小班幼儿一边受着保护,一边耳濡目染着如何保护;一边跟从,一边默化着独自行动;一边依赖着,一边摆脱着。正因为这些影响同时存在,所以小班幼儿在混龄教育中的成长非常迅速。

参考文献

[1]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M]》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6期.

[2] 王滨.《幼儿园混龄教育背景中的幼儿异龄互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3] 陆春燕.幼儿园混龄教育初探[M].经验荟萃,2006年四月.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幼儿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