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稻区武香糯标准化种植应用研究

品牌
农家科技
2022年09月26日 15:24

...业、生态农业、标准化种植使用电子化操控-平川区农产品质监人员一...

任俊龙+张银苗+杜玉林

安徽“十三五”种植业规划明确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沿江稻区要建设成为优质水稻主产区。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铜陵市普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市场调研,突出优质、安全、绿色,推出特色“香糯米”满足市场需求。

本研究通过“武香糯”规模化种植试验示范,研究总结香糯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形成安徽沿江地区香糯稻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

一、普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优势

1.区位优势:公司基地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普济圩农场,普济圩农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国有农业企业。 地处沿江圩区,襟江依湖,位于铜陵长江大桥北桥头堡,与枞阳、无为两县相邻。水路陆路交通十分便利。G3高速和省道227穿场而过,紧靠沪宁、京九铁路,水路紧靠黄金水道长江,南北环陈瑶湖、枫沙湖两大天然湖泊,水资源丰富,城郊型农场特色十分明显。农场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种植,全场8万亩土地主要种植粳糯等优质水稻。近几年我公司在农场发展订单种植优质水稻2000余亩,其中优质糯稻1000余亩,形成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公司+农户的良性产业链。

2.品牌优势:普济农业公司是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厅认定的全省首批(铜陵市首家)农产品质量追溯与农超对接示范企业,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从事绿色循环农业试验、示范、推广,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推动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公司生产的“皖垦普济”牌粳米获得了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水稻基地被安徽省农委认定为安徽省有机水稻示范基地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有机水稻丰产技术栽培”科技成果通过了省农垦科技成果鉴定;公司与以色列BF和OTL農业公司合作的“以色列番茄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 “以色列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园”项目得到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立项并完成通过验收。目前,公司正在建立基于O2O模式的优质稻米生产、销售体系,推动公司“皖垦普济”牌大米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二、沿江稻区发展优质香糯的可行性

香糯米源于我国。据 《本草纲目》记载,香米能润心肺、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经测定其营养价值较高,且香味浓郁,是制作各种地方名特小吃的重要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糯米的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在南方城市成了紧俏的节日商品,发展优质香糯米具有广阔前景。江浙沪经济发达,农业企业贴近市场,市场上香糯稻品种有苏御糯、上农香糯、武香糯等,我们从江苏引进了纬度较近的“武香糯”品种试验种植,经示范种植加工后米质优,糯性好,香味浓郁,试销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但由于对香糯稻生长性状了解不深,造成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措施不到位,种植产量不稳定,急需研究总结安徽沿江香糯稻标准化种植技术。

三、研究种植技术研究

武香糯品种特性:武香糯属香型中熟晚粳糯,全生育期150天左右,属中熟晚粳糯偏早类型。株高90厘米左右,伸长节5节,总叶数15-16叶。叶片挺,色浓绿,株型紧凑,剑叶与穗颈夹角小。分蘖较弱,每亩一般18万穗左右。穗大,排粒较密,每穗总粒11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克左右。米质优,香味浓,色泽好。耐肥抗倒性较强。缺点是易感穗颈瘟和易受飞虱危害。

武香糯栽培技术要点:(1)作单季晚稻掌握5月底播种,25-30天秧龄为宜。(2)适当密植:因分蘖较弱,叶挺,宜适当密植提高每亩穗数,一般以10×20厘米为好。(3)施肥上掌握总肥量每亩折纯氮10-12千克,并掌握前重、中轻、后补足的施肥方法。(4)重视对穗颈瘟和飞虱的防治。

为研究香糯稻标准化种植技术,我公司专门成立了以一名高级农艺师为组长的研究小组,2016年示范种植4片共1000亩武香糯,按照公司制定的“五统一”模式指导农户订单种植。

项目研究要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

1.研究武香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和栽培技术要点,形成适宜我省沿江地区武香糯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

2.武香糯标准水份平均亩产量达到500公斤以上。

3.大米经检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和优质米标准。

2016年武香糯种植主要经济指标:

亩产香糯稻500公斤,香糯稻按每公斤4.6元计算,每亩产值2300元以上;普通粳糯稻每亩产量600公斤,每公斤按3.4元计算,产值2040元左右,种植香糯稻较常规粳糯稻每亩增收260元。

通过武香糯品种的试验示范种植以及市场销售,武香糯品种标准化种植市场前景广阔,研究总结香糯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形成我省沿江地区香糯稻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为公司武香糯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推广奠定了基础。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糯稻 文章 农业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