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品牌
记者摇篮
2022年11月04日 15:19

李志军

【摘 要】随着传播技术手段不断革新,大众对媒体传播者的要求越发严格,然而少数新闻人在一些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忽略了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我们要及时改正这些现象,可用变更报道角度、采访手段等体现新闻伦理下的人文关怀,进而净化媒体传播环境,做好新时期的新闻舆论工作。

【关键词】媒体报道 人文关怀 舆论环境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促使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和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受种种因素的驱使,为了营造想要的新闻效果,致使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被少数新闻媒体人所忽视,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深思。

一、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意义

人文关怀,它的核心在于相信人性和人的价值,对人的理性思考、精神生活充分重视。大众传媒中人文关怀的定义即是反映人的现实生活状况,把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引导我们每一个人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始终把人放在首位,传递人文精神,坚守新闻伦理道德。在实际操作中,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则更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精神要回归到媒体“受众本位”。即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将个体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权益视为关注核心,对人性的关怀当作最终落脚点,体现出“从人出发并回归到人”的价值观。二是在新闻传播中传递人文关怀利于塑造媒体自身品格。因为媒体的人文精神决定了媒体品格塑造方向,所以媒体需坚持把对人的关注置于首要位置,从而使受众认可所接触媒体,尽可能实现媒体自身价值与意义。三是极具人文关怀精神的新闻媒体能弥合社会裂痕,当前转型期价值观失衡的问题得到有效矫正。毫无疑问,新闻媒体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满足各类人的信息需求,向受众传递正能量,發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缺失表现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既是衡量新闻作品生命力的硬指标,也应成为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助推力。但让人深感缺憾的是,虽然媒体一直在秉承“关注社会冷暖”“追求人文关怀”等传播理念,但少数新闻作品却频现侵犯个体尊严隐私和违反新闻伦理等问题。概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形:

1.典型人物报道——常把典型人物塑造为“完人”和“超人”,欠缺真实的人性闪光点。一直以来,典型人物在凝聚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例如片面倡导“牺牲自我、甘于奉献”的精神,导致典型人物成了“高大全”的脸谱化形象。此类人物报道,将事业与家庭生活、人性对立起来,不禁让读者觉得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以致还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而且,对被报道对象来说,也可能会产生误导,认为成了“典型”“先进”,就该牺牲家庭和个人休闲,反而还造成负面影响。社会在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自我意识也在觉醒,所接触的大众传播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以往那种脸谱化类型的典型人物报道已不再被受众喜好。实际上,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增添一些反映人物心理矛盾的细节内容,不仅不会影响到主题表达,反而会让人物形象更真实饱满,受众需要的是典型人物有血有肉,闪耀的人性应是“真善美”。

2.突发性、灾害性事件报道——过于片面追求醒目轰动的效果和报道凄惨细节,违反新闻伦理原则。如何更好地报道灾难性新闻事件,极易体现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然而近年来,在新闻报道愈演愈烈的眼球效应里,一些媒体逐渐失去了人道主义操守。例如有记者在采访遇难者家属时,递出话筒问的第一句话却是:“谈下此刻亲人失去的感受,好吗?”有的记者报道性侵案件,太过细致地刻画受害者的不幸遭遇,也不注意保护受害者的肖像权,使其又一次遭受精神伤害。也有的媒体为渲染煽情氛围,画面上是面目全非的烧伤者和血肉模糊的死亡者,美其名曰是效果震撼,实则是视觉暴力在伤害新闻当事人和受众群体。

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最快发声,传递新闻信息,诚然是对记者能力的一大检验,可在媒体融合发展社会日益前进的当下,人文关怀精神更是来衡量新闻记者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准,是检验媒体文明与成熟的核心体现。更何况,只有饱含人道主义的新闻报道,才能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也只有心怀人文精神的记者,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受众的敬重。

3.社会救助类报道——身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没有尊重受助对象的隐私、尊严和个人权益。最近几年,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上一些机构,在对贫困家庭进行社会救助和开展送温暖等活动时,为了扩大影响力,经常会邀请媒体来报道新闻。原本是无可厚非,可问题是报道出来的新闻不仅擅自公布受助者个人信息和隐私,还经常将报道处理成“带队领导不仅把救助金送到受助者手里,还要给眼眶湿润的受助人脸部大特写画面”,此类新闻让心存良知的人不安。首先,扶贫济困是政府职责所在,相关部门在救助过程中不应是施恩者的角色;而参与报道的媒体人员,也不应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来看被救助对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与苦难,而贫困家庭长期处于艰难困苦的生活处境,内心更为脆弱和敏感。如果记者在报道社会救助这类新闻时,全然不顾困难家庭的隐私信息,那么新闻作品就往往会成为贫困人员的“曝光台”,反而会进一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2012年,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新华社名记者朱玉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有学生提问:“新闻记者的背后是什么?责任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她这么回答:“支持我的就是责任,尤其是在看到一些弱势群体时,在他们遭遇非常悲惨的状况,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不仅仅是记者,都会产生义愤心理,我作为一名记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个东西写进报道,所以有一种力量就是责任和担当。记者的职业道德应该有正义、无私、责任感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还包括俯仰天地的胸怀以及大彻大悟的智慧。”很多事实都表明,媒体记者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保证新闻报道维护社会正义、推动社会公平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力量。

三、新闻传播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原因

在国外,媒介被称为“社会公器”,媒体记者也经常被称为“无冕之王”,虽不见得权力十分重大,但也可见新闻从业人员在传播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积极作用。而在我国也是如此,记者最大可能地还原新闻事实,及时地报道新闻进展,让受众知晓最新信息,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真相,重要性显而易见。可为何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人文关怀精神会逐渐迷失呢?

首先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使让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丢弃了新闻伦理,从而导致了一些新闻内容与价值朝低俗化发展。行业有句话叫“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可谓一语道破天机,一些媒体将发行量和收视率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大肆炒作名人隐私和低俗话题,严重影响了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与社会教育功能。如何在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坚守社会底线和新闻伦理,达到双赢效果,值得每位新闻工作者去深思。其次从受众视角来看,少数受众存在着精神空虚、麻木不仁的心理状态,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敬重,甚至还有的受众热衷于猎奇,倾向阅读刺激性的文字,殊不知正合标题党之意,反而还助长了此类不正之风。

四、新闻传播过程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

人文关怀,作为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下新闻报道中增添“含金量”的新趋势,实践证明,让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既是媒体提升责任感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新闻工作者良知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传播更多着眼于新闻与宣传的结合,过多强调政治需要和说教成分,而且承担着宣传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当前,已是市场化时代,增强新闻报道的受众意识,注重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强化新闻传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使人文關怀在新闻报道中得到更好发挥,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在新闻传播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呢?

1.新闻报道中关注人文关怀,就是要贴近平凡人的生活,展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心态,肩负起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传播的责任。一切新闻都需要关心人,表现人,要做“人”的新闻。媒体报道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效应,理应成为衡量新闻记者素质的一把重要标尺。在报道里发挥人文关怀意识,除了对普通人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给予关心之外,新闻事件中个体的命运和价值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做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和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自开播以来广受好评,《等着我》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和正能量,节目主持人倪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用丰富的人生经历去感受寻找者的酸甜苦辣,让求助者真实呈现故事,自然地流露感情。而《看见》则是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这两档栏目都是毫无例外将视角放在每一位普通人身上,始终用人文关怀精神去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使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网友的强烈关注,更赢得了众多主流媒体的一致肯定。

2.新闻记者需转变居高临下的思维方式,增强以人为本的平等意识,关心普通人的生活处境,尊重个体的生存价值。一直以来,我们对新闻的理解似乎总存在这样一种误区,说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只需说清事件的“五个W”即可,却不知这只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在里面,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切文学都是人学。”事实上,一切新闻也都是有关“人”的新闻,也必须要回归“以人为本”中来,所以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意识,理应成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追求。2016年10月,中央电视台在“神十一”飞船载人航天的直播中,利用大量时间着重报道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的真实情况,包括在太空中的饮食、睡觉、穿越轨道舱、天地通话等等细节,除了报道能公开的科研活动外,还关注了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始终把“人”作为报道关注点,充分体现了媒体报道对生命的敬重,领悟人情伦理道德,歌颂赞美人性的光辉。

3.新闻报道在传递人文关怀时注意的地方。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的很多报道虽将主体放在普罗大众上,可对报道对象本身的尊重和关心却十分欠缺。例如,某地方广电在播报扶贫助学时有这样一个画面,年仅五岁却失去父母双亲的小女孩在获得社会的救助后,她背上新书包走进教室时,采访记者拿着女孩已逝父母的照片问她心里有什么感触,并一再追问“孩子你想爸爸妈妈吗”,女孩低着头久久不敢说话。再如一些灾难事件的新闻里,赶赴现场后记者张口问的是事件造成伤亡数量,一味抓取的是画面刺激性,博人眼球,却忽视了现场的受难者感受,实质也反映出了记者缺乏人文关怀意识。

新闻报道理应要有社会的良知,必须反映社会本质,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换言之,媒体秉持人文关怀意识,就要充分理解并尊重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且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这个过程里,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还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强化了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有力增强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信赖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总而言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要立足事实报道,尊重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理解、关心、帮助人,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精神,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使我们的媒体更好地发挥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从而塑造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新形象。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引自朱玉2012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讲座发言;[2]张征,新闻采访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379页;[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第359页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人物 生活 新闻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