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陈朋
[摘 要]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命安全等存有密切的联系,其的施工质量影响着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单位的企业利益、责任。因此,控制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在水工程施工管理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位置,其具备工程量大、工期长、工序繁杂等特点。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01-01
水利工程作为与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安全息息相关的工程设施,被国家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及更正修改,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设施的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的经济财产安全,使国家繁荣富强。
1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 人为因素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的参与者与管理者最终都是人,所以在众多的影响因素当中,人为影响因素是最重要并且最难避免的一项因素之一。因为在实行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组织者与管理者都是人为活动,人为活动的行为规范并不能受“程序”的控制。对此,在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优化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经过人员素质提升这一步骤,只有通过这一项目之后,才能够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
1.2 材料因素
材料的选择与管理严格性、规范性不仅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这里所指的材料不仅仅是材料的质量、类型,还有材料进场之后的摆放、保护等。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中,必须对材料的质量、类型等进行必要的管理,从最初的采购环节到最终的质量验收环节进行系统性、全面性地处理、管理,保障材料的存放、使用与剩下材料的处理方式合理、科学。
1.3 管理方法因素
管理方法主要可以被分为规章制度的影响与管理理念的影响。管理方法如果有问题,则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例如规章制度的矛盾、规章制度的无效。规章制度如果不是针对水利工程而设计,则使用必然会出现许多的冲突情况,导致规章制度没有办法真正地实现,出现许多的安全隐患。对于管理理念方面,如果企業仅仅是想要以经济利益为主,则实行的管理理念必然会不符合水利工程的要求。因为水利工程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施工安全性与最终的工程可用性相对于经济利益而言更加重要。对此,管理方法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中需要从多方面实行优化途径。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审核的有效性
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审核是其重要环节,只有对水利工程实际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比如施工技术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工程成本是否合理等等。发现不符合相关规范制度的施工设计,要严厉禁止,在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审核的有效性。
2.2 优化施工材料采购环节
施工材料是工程施工中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路面材料以及安全护栏等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规定,或者施工不正确,均会严重地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施工材料的采购必须要选定高素质人员进行,并且要求所有采购渠道均属于正当渠道,必须要选择有一定技术、资金保证和国家许可认证的供应商,在采购之前需要选择多家供应商的材料价格和质量进行对比,选择其最经济、实惠的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必须要选择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口碑的材料,这样既能够有效地控制材料的成本,还能够控制材料的质量,使用更加优质的材料。当前市场当中,存在着许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这就需要采购人员和监理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杜绝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以免建筑出现质量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材料的存放与保护,对于施工时间较晚,但是进场时间较早的材料,尽可能存放在室内。
2.3 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管理
现场质量管理是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水利水电项目涉及面广而复杂,所以,必须要及时检查现场,跟踪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其能达到国家的施工标准。对于工程施工人员,对其综合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及时记录在施工现场发现的问题,并努力解决,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4 把握好施工中心环节质量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管理最终的实施与依靠对象是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人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操作者、指挥者和组织者,是建筑质量的主要创造者。施工项目管理必须要以人作为中心,调动施工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防治为主”的核心观念,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施工素质,避免出现人为的失误,以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想要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质量,就必须要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通过加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专业技能技术,提升他们的整体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树立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施工理念,使得管理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施工组织能力、目标管理能力、质量规划能力、技术指导能力和质量检查能力。
2.5 强化技术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
(1)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做好自己的技术工作。
(2)图纸会审:做好图纸会审,对于减少施工中的矛盾和差错,确保按时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圆满达到工程质量目标至关重要。
(3)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全面了解所承担的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做到心中有数;
(4)技术复核: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都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以防止出偏差,还可随时纠正错误,避免人为质量事故发生。
(5)材料检验:水利工程所用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要求者方可使用,以确保工程质量。
(6)工程验收:在水利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完成之后,特别是隐蔽工程项目,都应在相关人员参与之下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这也是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7)施工日记: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认真记好施工日记,把每天所做的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等,详细记录下来,并保存好,作为竣工验收时质量评定的依据。
2.6 监督机构加强质量监督
只有监督机构在施工单位的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监督,才能切实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其监督的方面包括建筑原料的质量监督,建筑过程规范性的监督,以及最终建筑成果的整体监督。只有好的原料才能保证建造出来的水利工程质量的到初步保证,假冒伪劣的原料必然会导致水利工程的损坏。建设过程中,任何的不规范现象,都需要监督机构派遣的监督者发现并及时指正。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符合图纸规范,最终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果也需要监督机构的监督,在水利工程各设施有效运行的情况下,检测是否有潜在隐患或其他问题发生,进行修改指正。
总之,水利工程的兴建关系到我国的水利发电、农田灌溉、蓄水、防洪抗旱等方面,其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具有较大影响,怎样做好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高雪松.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强化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35).
[2] 张德仓.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