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给排水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3年01月30日 05:07

冶金业给排水工程设计思考

彭柯

[摘 要]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煤矿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果。目前,在煤矿企业发展中,给排水工程技术十分重要,给排水的设计方案也是多种多样,文章针对煤矿给排水设计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煤矿建设;给排水设计;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TU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144-01

前言:煤矿工程中的给排水设计,简单来说,就是要满足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对于水压、水质、以及水量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它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在满足矿区生产、生活供水的同时,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措施将产生的废水、污水进行回收处理,最大限度的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效果,通过合理、科学的手段,平衡矿井运行过程中的给水、排水问题,既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又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1 煤矿工程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煤矿建设过程中,给排水设计的问题主要在于对污、废水的处理和解决。随着国家政策对煤矿建设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和谐生产等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矿井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涉及的资金和人力日益增加,煤矿设计部门针对这一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分析,也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方案和策略。但是,在实践的应用过程中,这些手段的治理效果却并不理想。

1.1 水处理设施利用率问题

在我国很多的煤矿发展过程中,与矿井生产连带产生的临时村民区伴随矿井生产周期的增加,逐渐形成居民区,并在矿井周围形成一定规模。实际上,煤矿矿井建设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站,能满足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由于城建规划的滞后,往往在煤矿周围反而形成了连片的污染圈,污水乱排、垃圾遍布,造成整体环境恶化。另一方面,个别矿井的水处理站在初期规模或者工艺流程考虑时,往往留有富余,造成实际运行时,出现污水源不够,影响水处理出水水质,个别矿井甚至闲置水处理设施,造成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矿井的建设场地与居民的居住区域距离较近,笔者认为,是否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协商,通过某种形式的共建,或者分摊收取水处理费用等形式,来解决相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分摊成本,也有利于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成本也降低了很多,同时,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动态监控,便于管理[1]。

1.2 污水处理站设计参数选择不科学

在对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过程中,对于污染物的指标取值,在煤矿投产运行前,无法实地检测获得,由此,部分水处理站设计人员根据城市污水中的污染物指标确定参数。而实际上,煤矿生活污水来源相对简单,污染物相关指标也与城市污水污染物指标有着显著的区别。

在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设计过程中,污水中污染物指标取值可参照附近矿井实际运行数据,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上的筛选,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方案和工艺。

2 给水设计

2.1 水源选择

在我国,很多的煤矿的日用水源都是以地下水为最主要的供水来源,井下排水经净化处理之后,作为辅助的用水来源。

2.1.1 主要问题

地下水水源供水稳定、水质较好、处理成本低,为了保证供水,在很多的矿井生产中,将大量的生产给水采用新鲜的地下水作为第一水源。井下排水,具有水量波动大、水质较差、处理成本高的特点,同时相关水处理设施投入大,被一些矿井作为辅助供水水源。伴随生产周期的延长,国内煤矿多处于缺水干旱地区,在大量的开采地下水后,造成水资源的极大的浪费,而大量的生产废水、污水又没有重复利用,简单处理后就随便排放,甚至空置水处理设施,为了应付检查,检查时开机运行,检查后,又开始闲置,造成设备损坏严重,由此带来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现象。

2.1.2 解决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在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水质资源,平衡给水、排水关系。在矿井地区建立集中式的水处理站,通过工艺分配,根据用水项的不同水质要求,分别处理。对于矿井之中的污水,以及生活中的废水,通过生化处理,用于矿区园林绿化、灌溉用水、道路洒水、以及居住用水等;对于井下产生的矿井水,可以通过一系列常规工艺处理,满足生产中对于水质要求,矿井生产用水量大,对于水质的要求相对于生活用水要低很多,处理后的水可以全部用于生产;对于水源的水质好,处理成本低,更加适合作为矿井日用生活水源。通过合理的规划,将不同水质、水量科学的分配到各用水项,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满足矿井生产及日用水需求。通常,矿井都会同时建立两个水处理站,一个是矿井水处理站,另一个就是生活污水处理站,在建设的过程中,两个水站可统筹规划,集中考虑,既降低了投资成本,也方便后期运行维护。

2.2 井下供水系统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满足了正常的生产需求,煤矿井下供水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基本的供水对象有:采掘防尘用水、消防用水、以及日常的生产用水[2]。对于井下供水设备的水压以及用水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1 井下供水系统选择

在我国,井下供水系统分为重力自流供水系统、加压供水系统。矿井水经过处理后,通常直接回用于井下生产用水。当地面与井下开采面高差满足相关高度要求时,通过建设地面井下消防洒水水池、井下消防洒水管,将井下用水重力自流供给到各个工作面。这种方式,水压稳定,维护简单。但是存在个别矿井高差大,水压高,对输水管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别矿井甚至达到1000多米,因此合理减压、科学计算管道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井下管网设计时,管道种类繁多,往往需要综合管网专业根据各专业管道特点,分别计算,水专业在设计过程中,更加需要合理考虑好减压分配,通过设置减压阀或者减压水池,做到安全、可靠,同时又不因耐压要求,无限制的提高管道耐压等级,减少投资成本。当矿井生产面高于地面供水设施时,就需要采用加压供水,在分配供水压力时,务必根据采矿专业提供的煤层等高线图纸,合理选择加压设施,通过二次加压或者管网分配,满足生产用水要求,同时根据实际掘进的巷道等高线,适当调整。

2.2.2 井下自動化以及防尘洒水问题

井下防尘洒水工作的主要目的,通过降尘,保证粉尘浓度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避免安全事故。在实际运行中,却经常会出现喷头堵塞,不按时喷洒,防尘洒水设备做摆设的现象。究其根本,有管理者对安全意识的淡漠,同时,也有对相关设施维护不及时,导致管理跟不上、设备用不上,容易产生事故。面对这些问题,首先需从水源源头上保证水质,地面水处理环节需要及时监测。井下管网的过滤设备,需要定期清洗维护,在相关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自动化的装置,既节约了大量的水源,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因此,对井下防尘洒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力求自动化[3]。

同时,部分条件较好的矿井,可采用工厂定制内外防腐管材,这种管道处理工艺复杂,抗腐蚀能力强,可有效延长井下管道使用寿命,减少管道腐蚀杂志影响喷头洒水效果,保证供水安全。

总结

在我国,很多煤矿都处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高效利用水资源,正确选择煤矿给水系统,并进行合理的配置,是现代煤矿设计的重要特征。在做到黑色能源,绿色开采的前提下,为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长喜.桥梁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外公路,2015,(02):125.

[2] 张利勇.中原地区煤矿建设集群发展现状研究[J].煤矿开采,2014,03:132-134.

[3] 徐先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5,(29):158.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文章 矿井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