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分析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3年02月04日 21:48

无创机械通气技术 VCD

唐慧

[摘 要]呼吸衰竭属于医院重症患者之一,这类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境地呼吸功能消耗为最根本,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对患者采取相应有针对性治疗方案。一般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多进行机械通气,从临床医学角度来讲,机械通气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是有创机械通气、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机械方式即为无创机械通气。对这两种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无创机械通气更具有使用价值,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更有效。本文就此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指征范围

中图分类号:TH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061-01

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是为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科学有效治疗的关键。目前,医护人员多建议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但是这种方法是否能够被有效应用,是否符合患者实际患病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指征应用范围确定,下文为具体阐述内容。

1 实现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对比指征范围分析

从临床医学角度对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最大的区别即为是否实现了是否建立有创的人工气道。在对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这两种机械通气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从无创机械通气的优势方面来讲,这种机械通气方式不需要对患者插管操作,不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损伤,同时这种机械通气方式也不会为患者造成较大不适感,患者能够接受并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中,在对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最低,这对于提高患者后续临床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再对有创机械通气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其不能够实现对患者气道的有效管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旦通气设备出现漏气情况必定会影响患者的通气效果,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对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的与缺点进行分析后能够确定,如果呼吸衰竭患者在患病过程中要采取无创机械通气,要求患者具有清醒的意识、对于临床治疗情况也有效了解,在通气操作过程中能够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同时还要保证患者的面部没有任何创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接受并忍受面罩通气;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进行常规生命体征指标检测,保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特别是患者血流动力学要保持稳定状态;最后患者在患病过程种并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气道分泌物过多情况或者是患者缺失自主呼吸能力等情况,患者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过程中不会出现呛咳等情况,不需要对其进行气管插管保护。呼吸衰竭患者在满足上述不同类型条件情况下可以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

2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起点应用指证范围分析

不同患者患病类型、患病病程、实际患病情况等均存在差异性,医护人员在我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要从患者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考虑,要对患者不同临床表现情况予以有效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治疗。下文具体从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两方面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进行讨论。

首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指征范围包括,从患者患病类型来看,一般患有胸廓畸形的患者、患有肥胖型低通气及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多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这种通气方法的应用能够从赶不上改善患者呼吸不畅情况,对于其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患有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可以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另外一种常见病阻塞性通气功能不良患者在患病过程中随着患病时间延长、病情加重,患者出现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以囊性纤维化和哮喘急性发作等最常见,对于这类患者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其安排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通常情况下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不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一旦进入到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风险加大,这种情况下主要是患者的痰液引不畅造成的,或者患者患病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呼吸肌疲劳情况。其次,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其应用范围指征进行分析,通常患者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不良情况可以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出现这一临床表现患者多患有神经肌肉疾病或者胸廓畸形情况等;另外,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分析,部分患者出现夜间低通气情况可以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这部分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多出现中枢性低通气情况或者出现比较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情况,对这部分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能够达到预期呼吸效果,保证患者改善现状,处于呼吸通畅状态;最后,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进入到重度稳定期患者,医护人员要对其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应用指征范围的分析,能够明确哪部分患者在哪种患病情况下适合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这种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临床整张表现,对于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提高呼吸效果及后续临床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

3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改换有创机械通气指征范围分析

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时患者各方面条件均符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条件,但是将治疗方案真正落实后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不适应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医护人员要考虑适当为患者改换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一般医护人员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后的两小时症状表现依然没有改变,患者仍然存在明显呼吸困难情况,同时医护人员再安排患者进行血压水平指标、心率指标及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患者接受無创机械通气之后两小时与未接受无创机械通气的指标数据一致,没有出现变化,医护人员则立即安排患者将无创机械通气转变为有创机械通气,以此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不受到威胁。另外,患者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医护人员要将患者临床表现上报于主治医生,根据医嘱决定是否对患者更换机械通气方式。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除了上述情况以外,患者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及分泌物增多等情况也要立即停止无创机械通气,改为有创机械通气。

综上所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范围是以有创机械通气为参考的,明确无创机械通气指征范围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证其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志新,王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6-137.

[2] 王辰.无创机械通气技术[C].//第3届中国医师论坛论文集.2003:537-541.

[3] 孙芳平,高占科.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慢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2,6(3):1.

[4] 曹志新.无创机械通气的操作技巧[C].//第四次全国机械通气规范化操作与机械通气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78-181.

[5] 曹志新;王辰.无创机械通气的适用范围与指征[J].中华结合与呼吸病杂志,2002,25(03):136.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患者 机械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