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郎建斌++汪伟斌
[摘 要]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和当前的需求,国家对于人才也是极其渴望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是当今的时代中当头正热的一个行业。国家对于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适应国家高速发展需求的人才,成为现在各个高校需要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T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383-01
1.当今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
当今的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是越来越火热,现在主要呈现一下几个特点:一个是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电气方面的使用方式也是不断出先。各类生活用品的更新,使人们对于电气的需求和依靠也是越来越频繁,使用量越来越大。所以当今对于电的使用总量出现逐年高增长的态势。所以对于电气行业有关的人才也出现需求量逐渐增长的态势。还有一个是技术方面的不断更新;随着各种生活用品和各种电气类型的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是很迅速的,这就需要技术的支撑。在当今这种技术方面的产品的更新周期短的趋势之下,对于技术方面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也是很紧迫的,需要一批能力更高,技术性更强的人才来实现这种需求,从而促使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学校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当今这种趋势之下,学校的压力随之而来,为了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各个学校也做出的相应的调整来实现人才的培养的计划。
2.当今电气领域人才培养的现状
2.1 教学计划太过于老套
为了满足当今企业的需求,各个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高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其他方面良好的素质。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才是当今企业急需的。但是在当今的教学体系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当今的复合型大学体系之下,专业合并成为一种大众现象。综合类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们学习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学习的深度也是越来越浅。造成“啥都学,啥都学不好,学不精”的情况。还有就是没有明确学习的重心,对于学生人才的培养过于应试化,没有很明确各个专业的重心。导致在应试化教育的现在。毕业之后的学生,专业能力差、综合能力差的现象百出。
2.2 没有合理的安排课程
本专业需要的人才是高要求的,不仅专业基础丰厚,还要办实事能力强,还要勇于创新和发展。当今的学校课程的安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的是课程的时间问题。上了大学的学生,都感觉自己放松了,因为课程的安排过于少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私生活上。对于专业学习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还有就是关于课程方面的问题,在大学中会存着这好多很多不相关却必须花费时间的课程,不仅无法提起学生们的兴趣,还会浪费时间。
2.3 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人才以后从事的领域比较多,自动化机器、自动控制、电子行业等等。但是当今的高校当中,关于专业方面的界定比较模糊和宽泛。专业的界定没有细方面的规划。很多学校只存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关于更细的方面都没有。所以没有办法培养出相对应其行业的人才。
3.关于其培养方案的实施
3.1 建立新版本的教学安排培养方案
在此专业的影响条件之下,首先将本专业的教学上的安排设置一个层次,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首先要将专业知识作为教学主干,主要培养的人才就是要求专业知识扎实,基础要好。其次就是关于选修课程的安排,选修课程也是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选修课程由于具有灵活性,可选择性,不仅可以开展多种课程,还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视开展选修课程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和见解。最后,就是实践方面的安排了。实践环节是教学安排中很重要的一环,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这个专业需要的就是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实践环节是学生们提高专业素质,走向岗位的重要环节。
关于其中的一些细则如下:
(1)学制方面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专业一般学制为四年,一般可以在七年之内完成学校的要求即可毕业。学分上的要求要满足各个学校的安排。不同的课程都要按层次的完成。其中正课、选修课、实践环节都得完成。除了这些,第二课堂学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们需要完成相应的第二课堂活动即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对于考试方面尽量要求改革,从以前的考试不过补考。补考不过毕业清考改为只有一次考試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危机意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课程方面
A.主修课程(专业课程)
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技术、自动化管理技术等专业17学分
B.基础学科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物理等26学分
C.通识类课程(通识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思修道德修养、大学体育、毛泽东概论、近代史纲要等30学分
D.通识类选修课(通识选修课)
历史方面、地理方面、人文方面、技术方面、教育方面、医学方面等各个类型的课程共8学分
E.专业课实践方面
这个课程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的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实践
3.2 关于专业方面培养方案改革的措施
(1)教学计划的改革
在原来的教学计划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原来的教学方式偏向于死板老套,学生们可以钻教学计划方面的漏洞,对于选修课方面都是为了“过”而选,而不是为了“趣”而选。主要的原因就是课程安排的不太合理,课程不够用系统化,在专业课程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细化改革,使专业对应其相应的工作,不再是宽宽而泛,使专业学的精。还有就是将专业进行均化,在进行专业的划分时,应当注意社会的发展,哪个行业需要的人才多,哪个专业就相对的增加对应的招生人数,确保达到一种饱和的状态,减少过剩人才的培养。
(2)课程设置改革
由于在新的专业改革政策之下,需要对于专业的改动比较大。关于课程的设置也需要做出较大的调整,在专业方面需要增加一些细节方面的课程来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有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当中,需要做出优化,实现学生的需求。另外关于课程的时间方面要做出相应的增加,因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技术性极强的一个专业,所以对于知识巩固方面需要用时间来进行填补。
3.3 考核方面的改革
本专业在之前的学业考核存在着一些盲区,在电子实验的环节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要求,不仅仅只需要结果,放弃过去之后结果性的考核而改为能力性的改革。在进行考核过程中,考核老师需要进行全方位考核和评价,对于学生的实验过程做出对应的评分,更能挑选出人才。
3.4 教学资源的优化
因为本专业的技术性比较强,操作性也比较欧强,所以需要的教学资源的支持,学校也要改变之前的低教学资源的支持。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尽量整合学校可用的资源,为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补充设备,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的进行转型,多和不同的企业进行交流,加大学生们的实习宽度,为学生们提供优良的实习单位。
3.5 对于教学老师的筛选
教师是大学当中最影响学生的一个导师,在这个专业的条件之下,老师的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进行相关教师的招聘和遴选方面,需要进行精密的筛选,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丰富,还应该有丰富的实践和其他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带领学生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专业方面相关的知识。
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满足相关技术人员的要求,各个高校应该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做出相应的努力和调整,积极的为了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做出贡献。本文从教学层面、课程方面等几个方面来对于人才的培养做出改革,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谢亚军,关于电类专业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145-146.
[2] 王佳丽,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6):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