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舞台上的包公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3年03月08日 17:01

程国兴

[摘 要]从艺以来,我在舞台上多次表演过包拯的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饰演包拯的过程中,我对他的認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心中树立了一个鲜活的包拯形象,既对我在舞台上塑造好这一人物很有帮助,同时在研究和表演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包拯在今天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河北梆子;包公形象;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U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312-01

包拯,每当人们一提到这个人物,会立刻想到黑脸面、双眉紧皱、额头画一月牙、身穿黑蟒袍、头戴乌纱帽、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包青天”形象。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包公一直是广大民众喜爱和称道的艺术形象。他曾是北宋政治舞台上的历史人物,自从进入民间传说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之后,就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和艺术家的塑造下千姿百态,面貌各异。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一种精神寄托。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世代传颂,历久不衰,赢得世人的敬仰。 从艺以来,我在舞台上多次表演过包拯的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饰演包拯的过程中,我对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心中树立了一个鲜活的包拯形象,既对我在舞台上塑造好这一人物很有帮助,同时在研究和表演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包拯在今天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下面谈谈我对包拯的认识。

包公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著名历史人物,特别是戏剧舞台上那位包公铁面无私、公正廉明、不畏强权、不徇私情,一心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多少年、多少代留在人们的印象中,使包公成了正义的化身。老包,铁面无私。三口铜铡,铡国丈,铡国舅、铡恶霸,铡贪官污吏,连五殿阎王跟前的判官都可以铡!包公戏,每出都有个完整的故事。戏的结尾大多都在高潮处,结束在那个铡字上。包公或抓袍或掳带揪住那个将要被铡的家伙,场面上起[望家乡]的点子唱一大段[快板],赶板夺字,铿锵有力,激昂慷慨。词意大多是数落被铡者的罪状,末一句是宣判:“铜铡下叫尔一命亡!”之类。多数情况下是在末一句“叫散”后“拉笛儿”、咬牙瞪眼,跺台板,要一个“满堂好”然后开铡。

像《秦香莲》一剧包公出场时的唱段,那唱词、唱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感染力很强,使人们一开始就从唱腔中领略包公的风格和品质。唱词是:“宋王爷坐江山谗臣当道,普天下众黎民受尽煎熬。实可叹年年荒旱,民不聊生、哀鸿载道,下陈州,奉旨放粮不辞辛劳。食君禄、受皇恩,理当报效,恨的是杀不尽斩不绝贪官污吏、恶霸土豪。我包拯做官要为民做主,哪管他皇亲国戚犯了王法我定斩也不饶。王朝、马汉与我前开道!”这段唱词从艺术上讲,无疑是加强了包公出场的热烈气氛和包公以一个铁面无私清官亮相的效果,所以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秦香莲》虽然仅仅是一出戏,但影响深远,剧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和错综复杂的矛盾,紧紧扣住人心。包公怒铡陈世美,不仅是剧情的需要,而且是民心所向。所以,每演到最后,当包公高呼“开——铡”时,台下总是掌声如雷。“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不再是剧中角色的一句普通唱词,而成了人们敬仰并赞颂“包青天”的代名词;“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冤枉”不再是剧中青衣的优美唱段,而成了百姓控诉邪恶、呼唤正义的通用语。包公为民请命、为民申冤、刚直不阿、严惩贪官的崇高形象,早已走下舞台、走进民心。

古今中外,官员是否廉洁清正永远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大事。作为一名官员,做到廉洁清正,也就得到了民心。开封府出名就出在包拯身上,而包拯出名就出在廉洁清正上面。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刚直不阿、执法严明、严于律己、不畏权贵、疾恶如仇。岭南的端州是出产贡砚的地方,他在那里任知府时,一砚也不取。他在故乡庐州做知州时,舅舅犯了法,便立即着人逮至公堂,按皇律鞭挞一顿,从此以后,他的亲属故归,谁也不敢仗势欺人和违法滋事了。

包拯对于皇亲权贵,同样执法不阿。宋仁宗有位宠妃的伯父张尧佐,是个不学无术、为非作歹的人。他仗着裙带关系,企图谋取主管全国财赋的三司使。包拯极力反对,多次上疏揭露他祸国殃民的劣迹,有时向宋仁宗陈述争论时竟“音吐愤激,唾溅帝面”。最后终因包拯的坚决反对,张尧佐的如意算盘落空了。1056年,包拯担任开封府尹不久,惠民河涨水,京城受到严重威胁。经调查,涨水原因是由于豪门权贵竞相在惠民河两岸修筑园林宅第所致。包拯为确保京城安全,不惧权贵们的反对和恐吓,下令将河两岸的建筑全部拆除,疏浚河道。

包拯坚决反对贪官污吏。他在《乞不用赃吏》疏中写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主张严惩贪官,“纵遇大赦,更不录用”。他说到做到,在担任监察御使时,曾连续参掉两名违法乱纪的大官,一个是巧立名目、剥夺百姓的江南西路转运使王逵,一个是兴贩私盐1万多斤的淮南转运使张可久。这两个人用现在的话说,都是位高权重的省、部级大官,处理他们谈何容易?为参劾王逵,包拯曾一连7次上奏折,宋仁宗才不得不罢去他的官职;查处张可久也颇费周折,最终将他发送边远地区。

清正廉洁必须以身作则,包拯在日常生活中除俸禄外,决不苛求,“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他还在住室的东壁立一块石碑上刻《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入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名官吏,用廉洁的作风教育、约束自己的子孙后代,确实是非常难得的。

包公形象是典型的清官形象,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代表社会正义的政治理想,是清官意识在人物形象上的反映。《包公赔情》是根据《赤桑镇》中“赔情”改编的。包公大义凛然、铁面无私,在接到众百姓告状,查清自己的亲侄子包勉的罪行后,毅然铡死包勉。包公自小由包勉之母,包公的嫂子抚养成人。在铡死了包勉后,包公在赴陈州放粮之前,去嫂子处赔罪。其嫂子深明大义,明辨是非,忍住丧子悲痛,慨然送包公出行,并嘱咐他要爱护百姓。因此我认为,包公形象一方面体现着清官形象是下层百姓利益的保护者,代表了公正廉明的法制精神,是正义的象征,一方面清官形象又体现了清官作为王法的代言人统治阶级借助清官形象来美化政权和王法。

包公形象的道德品质是后人学习的典范。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观念和许多积极变化,但也出现了贪污腐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东西,以及某些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沉渣泛起,今天我们更需要弘扬传统价值观念。包公清廉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正面的价值取向,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元杂剧包公戏中的情法取舍[D].潘利艳.河南大学,2010.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人物 包公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