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浅析 浅析道德法律化对道德建设的意义 落伍网
杨熙恩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属性,对加强道德与法制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简单介绍了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并对加强市场竞争中道德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市场竞争;道德与法制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092-02
现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平等、法律不健全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进一步完善法制,加强立法、执法制度,加强道德的建设,是推动市场竞争公平性的重要保证。
一、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许多的不道德行为。
(一)钱权交易
虽然近些年,反腐行动逐渐加大了力度,许多钱权交易行为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腐败行为有所收敛,但是许多变相的交易仍在进行,且层出不穷。如将以前的剪彩包红包行为,变成赠送金剪子作为纪念品。虽然表面上的钱权交易已经得到了控制,但这种变相的腐败行为还是大大存在。
(二)投机诈骗
社会上存在一些闲散人员或是不法分子,不择手段的对其他人进行钱财的诈骗,扰乱社会的秩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传销组织,传销组织利用各种手段将人骗到公司内,然后对其进行各种教化,然后迫使其进行传销活动,而传销所贩卖的商品多是虚假产品。现在还有许多不具法律效益的公司,私刻公章,欺骗劳动者,签订虚假合同,并以此来牟取暴利,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
(三)强买强卖
社会上存在一些私营店铺,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客户进店,然后强迫其进行商品购买;而有些个体的摊铺,则存在顾客询问价格或是顾客进行试尝后就对顾客纠缠不放的行为。例如有些衣服商贩,在客户进行衣物试穿后,以衣服被莫脏或是损坏为理由,强迫客户进行购买。这种类似的行为,在许多地方都是十分常见的,这不仅是商业道德的缺失,也是个人基本思想道德的缺失。
(四)假冒伪劣
近些年,我国全国上下都开展了打假活动,但是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仍是层出不穷。例如近些年出现的食品问题:皮鞋酸奶、胶质面条等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危害生命健康,如当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导致了许多儿童因此患病,甚至丧命。
二、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道德是加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加强道德规范可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若一个人拥有崇高的道理情操,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则会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在无形中对社会的道德文明、人们的道德素质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正在一步步的形成。
但是,市场竞争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利益,有着不可避免的自身缺陷和许多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许多人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将其作为自身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讲求自身的利益,而不关注集体的利益,更不用说国家的利益。甚至一些被利益蒙蔽双眼的人会通过偷奸取巧、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违法的行为进行市场干扰,危害社会安全。
一些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并将利益作为一生的追求,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许多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严重的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许多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导致了社会秩序的不稳定。
而还有一些人物质欲无限的膨胀,在获得金钱利益后开始追求享乐主义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将自身投放于吃喝嫖赌、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中,如近些年屡见不鲜的嫖娼事件、吸毒事件,到严重的污染了社会风气,败坏了社会道德,是一种腐败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社会风气日渐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提倡加强道德建设。
三、加强市场竞争中道德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市场竞争只有在公平、公开的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进行,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为了确保市场竞争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市场竞争中的道德与法律建设。
(一)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流通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与法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加强法制建设就尤为重要。
(1)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以平等、自由、独立人格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所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等活动当中,而法律的本质特征是对市场主体的权利与義务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市场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就是法律,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都会受到一定的法律约束。
(2)市场经济反映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关系中,主体意识自治,能够在不受外来干涉条件的影响下自由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选择。同时,通过对物品的交换,能够将社会成员在社会范围内进行结合。这种契约形式即使市场经济发生的媒介,也是市场经济本身属性的产物。
(3)市场竞争需要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协调。市场竞争的公平、自由以及开放性是市场经济本质所在,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竞争一旦缺乏法治作为约束,则很有可能会导致进入一种无序状态。
(4)市场经济的公平、开放、自由的特点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运行机制,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市场经济就是道德经济
市场经济不但是一种法治经济,同时也是与一种道德经济。
市场经济与道德经济都作用于人,通过人类的活动进行统一,交换双方不仅是市场经济行动的主体,也是道德行为的主体。且二者都已利益为核心,实质上就是在规则约束下,主体对功利的追求,规则约束只有具有一定的道德效益作为基础,才能更好的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市场竞争要求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二者的统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们既需要强制性法律进行一定的规范对我们的日常行为,同时也要求道德建设来加以此规范市场秩序,二者互相制约,缺一不可。进行道德建设的后盾以及保障是法治。另外,道德社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法律强有力的支撑。这在经济转型时期表现的尤为明显。我们不能把法治与德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片面地强调道德的作用。只要求道德自律而没有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是不合理的。法制与德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在某些层面具有共通的地方,但是二者却来自于不大相同的上层的建筑层面,不能随意将法律与道德完全化为等号,当然道德也不能随随便便取代法律,如果将所有的道德原则转变为法律原则,那么法典便成了道德法典,这恰恰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法律與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法律与道德所调整和适用的范围,既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矛盾的部分,若就与道德相关的法律而言,这一般就只是“最低的限度下的道德”,遵守这法律条文规定,是道德的最最起码的义务,但是法律不干预或是无法干预的道德可以干预。例如个人操守品质,人际关系等。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适用的范围比法律广。那些与道德无关的法律,非道德所能调整,只能由法律调整。如新崛起的经济法律,行政法律,环保法,有的只是程序性的规定,与道德关系较少,或是没有关系,这些法律不像刑法那样仅凭道德就可以判断,因此,从这方面看,法律所调整的范围比道德广。当然,在调整人与自然的法律中,如环保法,并非完全与道德无关,由于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对自然的态度被认为是一个新的道德问题。如乱砍滥伐,大气污染等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为道德舆论所谴责。总之法律和道德都随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发展,调整的范围日益扩大。这说明,法律不是万能的,保障法律实施的强制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法律其固有的局限和短处,需要由道德辅助和补充,我们要充分利用法律与道德两种机制加以调整,以形成和维护有序高效公正自由博爱的社会生活方式。
因此说,怎样是法律的道德化,道德法律化才是最为主要的。法律所展现的道德深深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能接受,道德却又有法律的意义来为人民遵守,这才是对法律与道德二者相统一的关系的最最完美的诠释。
最后,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经济利益行为,也是一种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错踪复杂社会行为,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客观反映。只有同时加强道德与法制建设,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市场竞争的长远发展。
四、结束语
加强市场竞争中的道德与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应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长起.道德视域下的法制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7):133-134.
[2] 杜江.浅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道德和法律移植问题--读《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有感[J].企业导报,2016,(8):8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