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煤矿机电管理问题探究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3年03月14日 12:29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讲座辩析.ppt

[摘 要]矿机电管理是确保采掘机械及运输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由于当前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存在一些管理问题,严重影响整个采掘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何解决和加强当前煤矿机电管理,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提高机电设备开机率,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成了当前煤矿企业共同探讨、寻求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288-01

近几年,煤矿行业日益发展,主要是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用煤需求增多,煤矿企业生产煤矿的量增多,经济效益不断的提高。因此,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产煤量成正比,机电管理对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煤矿机电管理是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用一项工作,机电设备高效的运行将会提高煤矿的生产。目前,我国一些煤矿企业严重忽视煤矿机电管理,导致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频繁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重视煤矿机电管理,将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提高煤矿机电管理的力度,充分的发挥管理的作用,促使煤矿机电设备高效的、长期的应用于煤矿生产。

1 煤矿机电管理造成的影响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运用机电管理,不仅是整个生产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机电管理自身存在的特征,也为煤矿企业的生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中的相关设施类型较多,占地面积又比较大,对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进行煤矿机电管理涉及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只有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保障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煤矿机电管理的应用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煤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2 当前煤矿机电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力度不够,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目前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不到位,机电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且没有一套完整的机电管理制度,具体的管理工作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管理出现漏洞,加之企业对煤矿机电管理不够重视,对机电设备的选购执行不严,一些不合格的设备和配件被购入使用,对产品的正确安装、合理操作、定期维修意识不强,使得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频繁的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转,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隐患。增加了煤矿企业的资金消耗,因此,要更好的发展煤矿产业,首要问题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电管理体系。机电管理体系是对整个机电管理工作的控制,应该从整体角度出发,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认识不足,技术不够

要想做好机电设備管理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机电人才的作用和优势,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指导生产,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但我国煤矿企业大多是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没有重视到机电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导致机电技术人才队伍的不稳定,造成了专业机电管理人才的流失,甚至一些矿井都没有专业的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电缆等专业较强的领域也都毫无管理经验,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再者我国煤矿机电员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知识不足,技术素质差,加上部分职员标准意识差,仅仅凭借工作经验开展工作,不能做到标准作业,严重影响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培训不够,资金短缺

煤矿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入的产业,而且由于区域限制,有些地区地形复杂、资源枯竭、资金投入不够,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也会给煤矿生产工作增加难度,随之员工每日的工作量也会加大,员工经常超时工作,而工资待遇却相对偏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也正因为如此,让很多机电技术人才都不愿从事这项高风险的工作,能留下来工作的,大多都是年纪比较大技术不过硬,或者刚刚进入行业,对技术掌握不成熟,尽管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每年都会进行,但由于培训方式落后、教育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脱节,且大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加上考核不严格,达不到培训的目的,职工很难将教育培训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导致机电安全生产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2.4 深部开采对机电管理的影响

随着矿井延深开采,矿井的垂深一般都在600~800m,有的已达1000m以上,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了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造成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鼓变形严重,导致管路、电缆受挤压,这些都给机电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加大安全投入,就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

3 煤矿机电管理提升改进措施思考

3.1 提高机电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素质

机电管理人员是保证机电管理有序进行的主体,管理人员本身也为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为此,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重要。

3.1.1 设置人员培训制度

煤矿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人员招聘模式,在人员正式入职之前企业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按照人员所在岗位决定培训时间的长短,在培训完成之后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统一的考察。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对于机电管理的重视,在原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机电管理专业技术以及素质。

3.1.2 创新并完善培训内容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培训内容与方法,无法有效的发挥员工培训的作用。煤矿企业需要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使员工培训能够全面体现出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掌握最新阶段的技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煤矿企业机电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3.2 完善企业中的机电管理制度

神东地区煤炭产业比较发达,然而在煤矿企业中却仍然面临机电管理制度的问题。针对该现象,煤矿企业要针对企业中的机电管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完善企业的机电管理制度,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完善机电管理制度,提升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的有效性。例如,某企业的机电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机电管理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煤矿的生产状况,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制度中对员工的管理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确定责任,强化考核力度。针对矿井机电设施设置严谨的防爆准则,对机电管理设施的维修与保养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对机械设施的更新换代要求进行规定。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要在管理制度中设置矿井的管理维修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对机电管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加强机电管理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并且总结维修次数,对其进行记录,以报告的形式上交。

3.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机电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煤矿企业中的机电管理水平,首先企业要加大机电管理设备的资金投入,重点落实机电管理设施的更新换代,保证机电管理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性。企业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机电体系中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全面提升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使机电设备的作用能够得到充足的发挥。全面淘汰企业中安全性不足、高耗能的设备,避免出现机器组装的现象。另外,企业要积极运用新型机电技术,淘汰传统的技术,全面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运输,实现远程监控。在煤矿企业中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加大资金投入,运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为我国山西煤矿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想要提升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水平,必须从日常工作抓起,保证煤矿机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更好地为煤矿企业生产服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要做好机电管理,必须从搞好安全、服务生产、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定位,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引导生产力发展,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投入和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升级。要结合企业实际,通过提升运输等固定设备的检修工作,加强井下电气设备和流动设备管理,提高机电战线各级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的履职质量。

作者简介

刘青林(1989-),青海西宁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供职于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开拓准备中心。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煤矿 文章 企业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