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浅析 一
金宝荣
[摘 要]建筑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施工质量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以针对施工质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质量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186-01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想在建筑施工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评价建筑施工单位好坏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未来发展,同時影响到整个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所以务必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为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找到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二、分析建设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分析质量问题要从质量的源头开始,首先是招标,其次是施工过程。招标不发生施工过程,但是同样影响施工质量而且往往是致命伤,所以分析施工质量要注意源头。其一,招标控制价,建设单位的投标控制价是根据现行定额,其次参考市场价,可是施工单位在参考市场价的时候往往是压低单价,很少进行市场调查,以此来作为控制价,是不合理的。施工单位困于投标控制价,必须降低造价,同时由于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施工单位会故意压低投标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中标的施工单位,为了保证企业的利润就会想办法在各方面减少成本,从而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其二,施工单位的层层转包问题。施工单位因为投标的工程造价太低,真正的施工单位养不起那么多人,只能转包给私人包工头,因为包工头不许长期养很多人,有工程临时组织,工程完工马上散伙,所以成本低。而施工单位仅仅拿一提成。这样的工程转包给个人包工头后,包工头会最大限度的谋取利益,偷工减料,质量会不管不顾。其三,现场质量管理松懈。现场质量管理包含原材料管理、施工工艺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验收管理。原材料管理问题较严重,施工单位的主材钢筋混凝土未建立材料检测制度,未及时送检等等,因为利益的关系可能使用不合格产品。施工工艺、技术管理,属于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可是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往往玩忽职守,不注重施工质量监督,而监理工作人员也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真正的履行责任。施工验收管理是最后的质量控制环节,可是到了最后,人们的质量管理变得得过且过,质量管理人员认为已施工完毕,不会引起大的质量事故,最后的验收就变成了走过场。而他却不知道我们的建筑设计寿命一般是100年。其四,工期的影响。因为低价中标,施工单位已经举步维艰,可是建设单位往往还要压缩工资,压缩工期不仅仅是给施工单位带来了高额的成本,同时也为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
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我们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希望我们的措施对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其一,投标价的确定。国家的预算定额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指导性文件,应严格执行,按国家预算定额编制出的预算造价是合理的,建设部门不能对价格随意波动,故意压低工程造价。建议取消招标控制价,而这个价格只作为建设单位的参考,针对施工单位的投标价需要认真斟酌,专家详细评审,这样才能评审出最佳的施工单位。其二,加强建筑市场的监督。特别是对施工单位为了谋取利益,将中标工程层层转包,这是违法转包行为。建设主管部门一旦查实,对于施工单位重罚,甚至可以要求若干年内不允许参与投标等等。层层转包行为对工程质量危害最大,私人包工头是不会注重施工质量的,他们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攫取利益。使用低价伪劣产品、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等,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攫取利益。所以层层分包危害极大。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建筑市场的管理,从根源上杜绝层层转包的行为。其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现场质量管理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首先是现场材料管理,材料工程项目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不符合标准,工程质量就达不到要求。所以对材料建立检测制度尤为重要。首先选择信誉良好的生产厂家。其次在材料入场之前进行检测,同时在供应过程中要不间断检测验收,严把材料关。需要安排专人对材料进行检测,落实材料检测制度责任。在保证了材料质量之后,要重点关注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关系工程质量的关键,比如预应力张拉问题,必须保证每片梁的张拉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全程监督,如果质量不合格那么就是重大质量隐患。同时对于钢筋的绑扎,如果不按照设计要求,私自减少钢筋,那么主题结构的质量如何保证。所以对于现场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这一过程关系到工程最终质量好坏。最后的工程质量验收,工序验收的目的是保证工程的合格之后进入下一工序,是工程质量的过程管理。对这一工序验收要建立签字验收制度,谁验收谁负责的责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这一工序要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最终的工程验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整个建筑工程未投入使用前做最后的修正和完善,以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做最后的把关,所以要严格按照相关验收程序和规定进行工程验收。同样的落实验收制度,对于不能通过验收的工程,要坚决予以修复或重新来过后,再次验收。其四,对于施工工期的要求。施工工期在施工单位中标后会给以明确的施工工期。施工单位在投标时会考虑这一工期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可是在施工单位中标后,建设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为了庆祝各个节日,就会随意更改施工工期,这样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就会增大施工投入,而且由于时间的因素,质量往往难以得到保证。所以这个工期,作为建设单位,不要私自更改建设工期。作为建设主管部门,也要监督建设部门的行为,要切实按照合理工期来。一味的压缩工期,最后换来的只能是豆腐渣工程。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关键过程,它不但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好坏,也会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更会带来社会效应。所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质量监督部门的责任。只有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建筑行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本未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出了措施,希望对我们的建筑质量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苗新,谢瑾.浅议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企业管理.2006.03.
[2] 吴海龙.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江西建材.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