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平台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具介绍
朱前锋
[摘 要]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线路检测、检修及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10kV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带电作业的推广,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某10kV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就该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安全等级进行了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10kV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346-01
一、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该体系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详细分析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在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这些因素哪找递进层次结构划分为不同的组别,构建一个安全评价结构模型。该模型中安全评价被分解成为作业环境、作业机具与防护、人员素质、现场管理、安全作业综合管理5个部分,按照各自的关系及属性,它们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上一层次的影响因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相关元素起支配作用。对比同一层次中影响因素与上层次某一准确则的重要性,可以形成一个判断矩阵,根据该判断矩阵可以就各影响因素对相应准则的权重进行判断。然后对该矩阵的一致性进行判断,如果判断结果显示该矩阵一次性可以接受,则该矩阵可以使用。
其中目标层A为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评估;准则层B为作业环境、人员素质、作业机具与防护、安全作业综合管理、现场管理等5项;第3层C1~C18作为指标层。准则层中:①作业环境B1包括作业线路环境C1、作业地面与气象条件C2、高空防坠落与机械伤害C3这3个评价因子;②人员素质B2包括安全教育培训C4、作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C5、作业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水平C6、作业人员生理素质C7、作业人员心理素质C8、作业管理人员心理素质C9这6个评价因子;③机具与防护B3包括作业机具管理制度C10、作业工器具性能C11、工器具贮存与运输C12、安全防护C13、交通安全C14这5个评价因子;④安全作业综合管理B4包括安全作业指导原则与目标C15、规程与规章制度建立C16、安全责任制实施C17、安全法规与规章执行C18、安监部門的运行与执行管理C19和资金投入及使用C20这6个评价因子;⑤现场作业管理B5包括作业现场的人为因素及控制C21、现场作业控制C22和作业应急处理C23这3个评价因子。在指标层每个元素的下一层次存在众多评价因素,这些因素组成评价层。
二、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一)目标层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首先就各层影响因素对上层指标的具体影响程度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就各层所有影响因素的具体权重进行详细的计算,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各因素重要性比较判断计算公式为
AW=λmaxW,其中,λmax为最大特征值为5.352,A为判断矩阵,W为特征矩阵A的特征向量。一致性检验按照以下公式进行:CR=CI/RI;CI=(λmax-n)/(n-1)
式中:CR为一致性比例,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一致性检验结果CR=0.079,低于0.1,所以说,该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这表明基于此种模式获得的因素权重科学。
(二)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
准则层包括作业环境,作业机组、防护,现场管理,安全作业管理以及评价人员素质五个方面。准则层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则是对这五项指标进行权重以及特征向量计算,并进行相应的一致性检测,结果表1及表2所示。其中Ti为特征向量数;Ai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数。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准则层5项影响因素的最大特征值分别为3、6.146、5.185、6.253、3.038,所求得的随机一致性比值为0.035、0.079、0.061、0.072、0.037均小于1,因此这些指标层矩阵均符合一致性检验,这说明所确定的准则层的5项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均满足要求。
三、带电作业综合评价
(一)单影响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在评价过程中,将影响因素的评分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评语的等级由带电作业现场调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给出,相关的技术标准,综合考虑该同塔多回线路的现场情况,确定第2层次单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得出第2层次的单影响因素评判矩阵Ri得出第1层模糊评判。
作业环境隶属度计算表如表3所示,由图可以可得出作业环境的评判矩阵R1。根据隶属度表,梳理危险点,评语等级在第3等级的均为危险点,这些危险点需要重点关注的,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改进。人员素质的隶属度计算、人员作业机具与防护的隶属度计算、安全作业综合管理的隶属度计算、现场管理的隶属度计算与作业作业环境隶属度计算表十分相似,按照该图表分别制定相应的隶属度计算表,可得出人员素质的评判矩阵、人员作业机具与防护评判矩阵、安全作业综合管理的评判矩阵、现场管理的评判矩阵与作业作业环境评判矩阵,根据这些评判分析,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主要包括同塔多回配网线路的塔头结构(作业环境)、作业人员是否熟悉同塔多回配网线路的作业流程(人员素质、安全作业综合管理)、作业工具是否适用于同塔多回配网线路(作业机具与防护)和同塔多回配网线路的现场协调(现场管理)。
(二)安全评价结果总结
1)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10kV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建立了包括作业管理制度、作业环境、作业机具、作业人员等配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在配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主要包括塔头结构、人员作业流程的熟悉程度、作业工具的适用程度和同塔多回配网线路的现场协调等;
3)进行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镇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处于较好的状态;
4)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实现了多源影响因子量化评估,可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的实施提供技术咨询。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10kV配电线路,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配合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带电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并构建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素质、现场管理、作业机组和防护以及安全作业管理在内的安全评价指标,并基于此,定性分析配电线路安全评价因素;通过指标权重计算,判断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希望通过本文分析,为相关人员进行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卫洪.浅议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措施[J].电子世界.2016(23).
[2] 辛洪杰.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问题综合评价[J].山东工业技术.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