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绥阳页岩气区块二维地震参数精确分析与选择研究

品牌
科技视界
2023年04月14日 05:00

地震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李京涛

【摘 要】综合分析点实验及SZ24试验线,并对比微测井实验、试验资料及完成地质任务情况,结合工区实际情况,确定地震资料采集的施工因素、施工方法。

【关键词】绥阳区块;地层岩性;参数分析;微测井

【Abstract】The exploration area is located in the Yangtze paraplatform Guizhou Uplift of Zunyi fault arch north eastern Fenggang NNE tectonic deformation zone, fold development, topography and large dip angl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various methods of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and complete the task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factors of the earthquake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data acquisition

【Key words】Suiyang block; Stratum lithology; Parameter analysis; Micro logging

1 项目概况

根据贵州绥阳页岩气勘查二维地震勘探设计部署,绥阳页岩气勘查区二维地震南区采集项目共部署二维地震测线15条,施工长度306.08km,满80次覆盖长度234.88km。贵州绥阳页岩气区块位于贵州中北部的黔北山地-高原之南,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地貌类型以溶蚀和溶蚀构造(岩溶地貌)[1]分布最广。区内海拔最高1558m,南部乌江河谷的海拔最低仅750m左右,平均海拔在1000m左右,地形起伏相对高差一般为200-500m。

2 地震地质条件

2.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勘探区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山地面积占70%以上,地势陡峭,多悬崖峭壁,植被覆盖稠密,部分地震测线无法直接通过,第四系分布零散,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伴有水系发育,河流切割剧烈不仅造成成孔困难,而且很多地方检波器无法正常铺设,因此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

2.2 中、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本区主要目的层牛蹄塘组页岩地层自上而下分为三段:其中第二段为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是页岩气的良好富集层[2],也是本次工作的主要目的层位,该地层(波速Vp≈3200m/s)与上覆硅质岩(Vp≈4800m/s)的界面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异,反射系数≈0.22,能够产生地震反射波;该页岩地层(波速Vp≈3200m/s)与下部灰色砂质页岩、钙质页岩(Vp≈4300m/s)也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反射系数≈0.20,该界面也有较好的地震反射波产生。在页岩气有利富集区域,由于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影响,导致页岩层体积密度和地震传播速度相对降低,使页岩地层与上下地层之间波阻抗差异进一步增大,相应的地震波反射能量进一步增强,从而可形成较强的连续性反射波。龙马溪组页岩地层主要分布于测区北部,龙马溪组页岩地层比早期预测的偏厚,其上部为石牛栏组钙质页岩,下部为观音桥组碎屑灰岩,因其埋藏深度较浅,也能形成较强的地震反射波。綜上所述本区中、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一般。

3 试验

3.1 试验目的

了解勘探区的浅、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以及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方法,以选取适合本勘探区的最佳激发参数、接收参数以及适合本区主要目的层的观测系统,从而获得较高信噪比和较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本次的地质任务。

3.2 点试验

根据工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井深试验,药量试验。井深试验:采用单井激发,激发药量8.0kg或10.0kg,分别进行8m、10m、12m、14m、16m、18m、20m的井深试验,根据试验效果确定试验点位最佳激发井深。药量试验:采用确定的激发井深,进行药量分别为4.0kg、6.0kg、8.0kg、10.0kg、12.0kg、14.0kg的激发效果对比,根据试验效果确定合适的激发药量。

利用现场处理系统以及克朗等专业软件,以地表地层岩性[3]为标准,对试验点进行了分类并及时的对所有点试验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确定适合本区的合理激发因素。主要采用固定增益显示、倍频分析、频率分析、能量分析、信噪比分析、频时分析以及时频分析等多种方法手段对点试验效果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代表性试验点分析结果如下。

3.3 具体举例分析

采用KLSeis等多种软件进行了井深系统分析。试验点地表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地层。其地层0.5m-1.5m为黄褐色浮土,1.5m以下为灰黑色强风化灰岩,破碎严重,硬度较高。

3.3.1 井深试验

a)试验方案:采用药量10.0kg,分别进行井深为8m、10m、12m、14m、16m、18m、20m的激发效果对比试验。

b)分析方案:在靠近目的层位反射波上下采用时窗(1000-1800ms)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信噪比分析、频率分析以及时频分析。(见图1)

3.3.2 微测井分析

从微测井解释曲线(图2)上看,高速顶界面深度大约为10.33米,根据设计要求药柱顶端在高速界面以下3米,加上10kg药柱长度2.5m,所以激发井深应大于15.8m。试验点附近微测井(SS6)资料(在试验点上)。

通过系统的点试验和微测井工作,结合试验记录固定增益、能量、信噪比、频时、时频等因素考虑综合分析,经过反复研究,确定本次点试验结论如下,该点处激发井深16米效果较好。

4 结论

经过分析认为,本次低降调查很好地反映了实际地形、岩性分布情况,查清了工区内低、降速带结构和分布特征,及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律:得到区内最佳激发井深度,可以对单线井深设计起到指导作用,为生产因素的选择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同时为静校正处理提供可靠的低降速带资料,为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工作能够取得最佳成果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世从.黔南岩溶发育规律的探索[J].中国岩溶,1984,3(2):34-47.

[2]滕吉文,刘有山.中国油气页岩分布与存储潜能和前景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3]梅冥相,郑宽兵,初汉民,等.滇黔桂盆地及邻区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演化[J].古地理学报,2004,6(4):401-418.

[责任编辑:朱丽娜]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页岩 文章 牛栏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