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焦彤
[摘 要]目前在我国煤矿行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通常会采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这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模式,本文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分析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煤矿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1-0033-01
引言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将煤炭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操作的环节进行分析,当明确了危险源的缘由后,实施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发生任何事故,进而使风险发生率几乎为零。目前该体系在实际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不但能够使管理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而且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了大大提高。本文通过对该管理体系概况的介绍和探讨,旨在为今后的煤炭安全生产起指导作用。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概述
1.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概念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指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为避免任何安全隐患及事故的发生,提前识别和分析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找到矿井所有系统、环节及岗位中的危险源,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发现的危险源进行管控,以便能够使煤矿进行安全生产,实现风险最低甚至无安全事故目标。
1.2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内容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业内的所有和安全生产有关的个人和部门务必参加该体系的工作,使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预控管理的氛围和环境,实现风控管理的全民性;第二在企业进行运作的过程中,也要全程进行安全风控管理,实现风控管理的全程性;第三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综合的优化处理,实现风控管理的全面性。
1.3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征
为能够使企业安全生产预控管理体系实效性得到实现,在进行风险控制时需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系统性,煤矿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个运转过程是由许多复杂的系统工程所组成,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实施该管理体系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能够将“人、机、环、管”四个部分进行完美配合,使其达到最好的状态;第二预见性,即企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准确的预见和避免生产事故的出现,从而使企业的损失下降到最低的限度;第三动态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危险源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着生产进展而出现不断变化,所以在进行危险源监控时,始终保持动态的工作方法,如果发现潜在的危险,一定要及时、有效的的采取措施处理。
1.4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流程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把以往安全管理工作从事后处理转变为超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在对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识别、风险预测的基础上,严格监控人为的危险行为,强调“超前辨识风险、防控预警”意识,其运行流程如下:第一对风险管理信息进行筛查,准确发现风险因素,并将其总结分类,为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做好铺垫;第二评估风险,确认风险等级;第三,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科学、有效、合理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方案,保证安全管理模式运行的高效、系统、规范;第四,实施制定的管理方案,将其应用于企业生产中的任何环节,不能纰漏;第五,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注意对管理的过程进行监管和完善,针对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方面进行及时改正,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这个运行过程不是单向进行的,而是无数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保障企业的生产工作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
2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
2.1 促进建立科学、安全的管理流程
风控体系在辨识煤矿企业所有安全系统、环节和工作岗位等存在的危险因素基础上,制定出安全管理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对该目标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根据最终的评估情况明确出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同时考虑企业的实际状况,根据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提出有效、合理的防控体系,所以,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风险预控体系,可有效促进煤矿企业建立科学、合理、安全的生产流程。
2.2 促进实现超前预防管理
该管理体系首先辨识危险源,然后评估企业在生产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型,可概括为:及时的发现风险、准确的评估风险、有效的处理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并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技术,在安全管理系统应用自动预警功能,实现实时监督、管控各类危险源,进而促进实现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超前预防,建立主动、科学、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
2.3 减少和避免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企业的各级领导、各管理部门在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时处于主导地位,首先要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同时还应该能够辨识及评估风险,带头整改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生产经营中班组、区队及一线操作人员也是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主体,他们相对更了解实际情况,能够发现每个工作岗位中的潜在危险源,为制定风险预控管理措施提供适当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促进煤矿企业闭环管控体系的建立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PDCA循环管理措施为基础,进而实现管理体系的自动循环、闭环管理和螺旋提升式的长效管理体系,其不但有效、准确地连接体系中的每个子系统,而且保障了管理体系独立、循环式的工作,促进完善企业的安全机制,并使企业能够进行闭环式的管理。健全风险预控管理绩效考核,实现管理效果、水平与绩效成绩、薪酬之间的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参与到风险预控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检查机制的形成,保证在风险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遗漏,保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科學性。以煤矿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专家组成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制定小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案,为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供制度依据.
3 结语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中非常重要,关系着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企业的经济及社会利益。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具有客观务实的态度,还要向其它优秀的企业学习和借鉴其先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经验,然后将其应用于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姜伟.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及价值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5,06:199-200+203.
[2] 梁子荣,辛广龙,井健.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三项工作关系探讨[J].中国煤炭,2015,07:116-119.
[3] 赵振海.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与质量标准化体系比较探究[J].中国煤炭,2014,04: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