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研讨在亭林中学举行
刘瑾瑾
摘要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是顺应教育改革的大势所向。健康第一,全面育人,是高中体育专项教育的核心思想。高中开展体育专项体能练习对学生无论是从体育教育还是从学生自身的健康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高中体育专项体能练习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系统性教学体系,缺乏专业体育教师等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改变体能训练的形式增加吸引性,根据教学实践构建体能练习的教学体系,内部挖潜外部招聘的方式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关键词 高中 体育专项化 体能 练习
2012年11月上海市教委下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创性地提出“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并逐步在上海市高中学校推广。高中学校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三年多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推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本文从高中體育专项化教学中的体能练习角度,对高中体育专项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高中体育专项教学体能练习概述
1.1高中体育专项教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对体育专项化教学没有直接定义,但是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进行了论述:“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年级、班级概念的分层次专项教学改革”,由此可见,高中体育专项教学包含以下内容:(1)由学生根据兴趣和水平报选体育课程;(2)教学上打破传统分年级、班级的教学模式;(3)学生应当参加1~2个体育专项的学习;(4)体育专项化目的是锻炼身体,全面发展。
1.2体育专项中的体能练习
高中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是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任何体育项目离不开基本的体能储备。体能练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能,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内容。在高中体育专项教学中体能练习,分为一般体能练习和专项体能练习。一般体能练习是专项体能练习的基础,进行一般体能练习时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练习,锻炼高中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技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多是一般体能练习。一般体能练习,又分为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练习。结合高中生的生理特征,在高中体育专项教学的体能练习中选择适用,并且综合运用多种训练手段实现体能练习。
1.3开展体育专项体能练习的重要性
(1)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是任何体育活动的基础。体能是任何体育活动的基础。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较为丰富多彩,高中生喜好参与娱乐性、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比如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而这些充满乐趣的体育活动无不是以体能为基础的。在激烈的对抗、技术性体育运动中,都需要参与者有充足的体能。没有体能的保证是无法进行对抗性和技术性的体育运动的。
(2)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极大提高高中生身体健康水平。体能练习是对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进行练习,而这些方面的练习能够极大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时期,通过体能练习提高他们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性,进而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3)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是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高中生是学业压力最大的群体,通过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能够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学生生活减压。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是对身体机能的锤炼。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很多高中生都存在紧张、焦虑等心理方面的问题。通过体能练习,能够很好地释放压力,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素质。
2开展体育专项体能练习的难点
2.1高中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开展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中赋予了高中生较大的自主权,能够有选择参与体育专项。这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高中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中来。但是,也要看到很多高中生在选择体育专项时,存在畏难情绪,对自己不喜欢的项目不参与,遇到体能练习项目就躲开,在进行体育专项选择时不选择体能练习。而这些所谓不喜欢的项目往往是体育项目的基础。
一般认为,体能练习是枯燥、无味并且非常辛苦的锻炼过程。比如在对力量、耐力等方面的练习时,会对身体肌肉和肺活量的刺激,这些都需要较为大量的运动量。灵敏和柔韧方面的练习,则需要不断重复某些动作。这些练习内容,对高中生来说远比专项技术练习要辛苦。并且,这些练习内容往往是需要不断重复,而且重复很多遍的动作比较枯燥,长此以往容易让人产生枯燥感。
2.2缺乏针对高中生的系统性的体能练习课程体系
高中体育专项教学是一项改革创新,从开始推广到现在,高中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缺乏针对高中生的系统性的体能练习课程的问题表现较为突出。体能练习,在体育教学中不乏系统的训练、练习方法。只不过,这些方法是针对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上使用的。而针对高中生的,并且是不同年龄段的高中生的体能练习训练方法和课程还是较为缺乏的。
在进行专项体能练习时,体育教师往往习惯采用体育课程大纲规定的方式和方法,而与体育专项的课程特点不相符合。体育专项的宗旨是激发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其特点是由高中生选择参与,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体育专项。传统的体育课程大纲是依照年级、班级为单位,以学生整体性为基础来设定的。这就形成了以整体性的课程大纲来应对以个体性为特点的课程的矛盾。体能练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在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中有完善的体能练习体系,科学有序地进行。而在体育专项体能练习中,体育教师由于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使用的体能练习方法不成体系,较为零碎,无法达到科学有序地进行体能练习的目的。
根据笔者观察,由于高中体育专项教学的体能练习缺乏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课程体系,使得部分高中生在进行体育专项体能练习时,产生严重的厌恶感,加重了学生对体能练习的恐惧感。
2.3缺乏体能练习专项的体育教师
在传统高中体育课程制度下,是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是按照教育大纲拟定的内容进行,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较为程式化。而在高中体育专项教学改革中,体育专项是按照高中生的兴趣和生理特点而开设的,对教师专项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专项教学时利用专项教学达到同时练习体能的能力,这些要求使得现有的体育教师难以满足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要求。
传统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而体育专项教学则要求体育教师对专项要特别专。在体育专项教学中,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所上的体育专项,是因为他本身就具备该体育项目一定的基础,有的甚至还具有较高的水平,希望通过教学能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此体育专项有较为精深的研究,从而对教师掌握该项技术所涉及到的相关体能练习的教学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现在传统的体育教师就明显无法满足体育专项课程的需求了。
3开展体育专项体能练习的对策
3.1丰富体能练习的方式和方法
体能练习确实是一个较为枯燥的過程。对于高中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来说,丰富体能练习的方式和方法是吸引高中生参与体能练习的不二法门。体能练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练习,在这些练习中有大量的充满乐趣的练习方式能够吸引高中生参与,比如力量训练中的器械训练,耐力训练中的无氧运动等。这些方式和方法都可以满是乐趣,并且在体育商业化活动中广泛采用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3.2建立健全体育专项体能练习的课程体系
高中体育专项教学是新兴事物,体能练习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当前的实践阶段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对此,我们应当建立体育专项体能练习的课程体系。在推广高中体育专项教学中,及时总结试点高中开展体育专项体能练习的经验教训,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完善体能练习的课程内容。
3.3内部培训体育教师与外聘体育教师相结合
面对体能练习的全新课程,要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结合试点高中的经验和各个体育项目特点,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项素质。面对体育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各大体育院校资源,开拓体育专项教师的来源,外聘专职兼职体育专项教师,满足体育专项体能练习课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