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图书阅览室工作中的柔性管理

手机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08月29日 04:33

总经理柔性管理术 朴钰 著 书比价 琅琅书比价网 -总经理柔性管理术

龚欣

[摘 要]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览室工作,近些年高校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管理模式显露出一些不足,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缺乏互动、束缚师生创造性思维。本文中笔者以柔性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中柔性管理的运用,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图书馆;柔性管理;应用要点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320-01

引言

在人们对知识更加渴求的今天,图书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服务方式、手段和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介绍柔性管理的内涵和基本特征,阐述图书馆引入柔性管理必要性,提出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策略。

1、柔性化管理概念

柔性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尤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柔性化管理需要建立网络化、多元化的组织机构,在基于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者和管理实务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平衡。其次,柔性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不会立现,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施才能显示出效果,从管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柔性化的管理与刚性管理就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互补,更是对刚性管理的一种补充。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管理实践的主体,是管理发展的核心动力。

2、图书馆引入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2.1 图书馆发展需要柔性管理

图书馆管理方式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终身教育广受推崇,人们对文化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甚至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图书馆要想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就必须优化环境,尤其是要优化管理方式。事实证明,柔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且可以持续地自我约束和自觉维护,从而保证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图书馆要适应社会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必要引入柔性管理。

2.2 馆员价值发挥需要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包括馆内人员—馆员,也包括馆外人员—读者。图书馆应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读者为中心,把方便、快捷、高效的图书馆服务作为图书馆追求的目标,把服务质量作为图书馆发展的生命线。这就需要图书馆完善服务制度,在尊重读者权益的基础上与读者建立密切联系,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感受,努力满足他们的更多需求。然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大多由馆员直接完成,馆员是“提供服务—享受服务”中的关键因素,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力资源。因此,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调动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尤为重要。

3、图书馆工作中柔性管理的应用

3.1 实现组织管理的柔性化

图书馆应该加强职工的学习和发展,联系相关部门建立图书资源网络服务体系,将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创造良好的职工学习氛围,将先进的文化知识传播给广大读者,最大程度的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其次在为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职工也可以提供反馈意见,供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参考。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不仅是纸质图书,数字化图书资源的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引进和培养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加强在岗职工的图书馆专业培训,不断的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3.2 岗位设置柔性化

工作岗位柔性化设计十分必要,它能规范馆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完成方式和相关要求。他主要专注于个体本身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帮助发挥潜在能力,实现想长远目标的发展。而科学、规范的岗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丰富、补充和完善工作内容,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找准奋斗目标,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而在图书馆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工作岗位进行柔性化管理:在不影响工作进度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工作方法,调整工作速度;积极鼓励对不同岗位进行轮换,发现自己其他闪光点。

3.3 营造图书馆和谐的人文环境

图书馆内部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鼓励、互相感动的和谐环境尤为重要。要形成这样的氛围,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要公平、公正、发自内心地参与工作,与馆员全方位地沟通,更多地对馆员进行帮助和鼓励,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理解,以情感带动团队。在柔性管理中,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人格力量起着重要作用,其良好的形象是实施柔性管理的重要条件之一,关系到图书馆内部的凝聚力。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和管理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协调好各方面人际关系,并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3.4 合理配置馆员资源

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是取决于某个人,而是取决于整个团队的综合服务水平。作为图书館管理人员,有必要让馆员了解工作细节,明确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整体目标,让所有馆员都参与其中、进言献策。这样既可以协调图书馆员个人短期的工作目标和图书馆的整体目标,又可以让馆员增强主人翁意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对于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馆员作为图书馆绝大部分工作的实施者,他们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核心,也是柔性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对馆员应做到知人善任,了解每个馆员的个性特点和工作能力,并据此将其安排到恰当的工作岗位,这样既能发挥馆员的长处和优点,提高其自信心,又能充分发挥馆员的主人翁精神。

3.5 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即以馆员需求为先和以读者需求至上。

3.5.1 以馆员需求为先。柔性管理的特点应体现在“柔”上,既不能带有强制色彩,也不能完全凭借图书馆员的喜好任由其作为,而是在尊重馆员真实需求、了解其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依托其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达到管理的预期效果。要想发挥馆员的自觉性就必须尊重其个性,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要。如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听取馆员的建议,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关心馆员自身的发展目标,安排与馆员个性、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岗位等。

3.5.2 以读者需求至上。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就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事业永恒的主题。图书馆内部引入柔性管理,最终目的是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如果初衷不是这一主题便失去了管理的意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以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读者的切身感受为参考,适时调整图书馆内各个服务要素,争取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愉悦度。这就需要图书馆提供动态、全方位的服务,这与传统的仅凭规章制度提供的标准化服务有着本质区别。如图书馆为读者开通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通道,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与智能手机兼容的移动终端阅读服务,扩展文献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趣味性更强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兴趣读者的需求。

4、结语

柔性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符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引入柔性管理模式后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辅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但总体来说,我国柔性管理管理模式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应用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结合实践不断创新,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谭莉.以服务留住读者乃图书馆生存之本[J].科技情报开发.2015(04):32.

[2] 孙红梅.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J].智富时代.2015(11):78-79.

[3] 李旭.图书馆柔性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9):113-114.

[4] 李凤玲.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工作柔性管理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27):45.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图书馆 馆员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