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erge中文站9月5日消息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支研究团队最近发明了一种让无人机利用RIFD技术的巧妙方法,可让无人机在仓库中更加智能地进行库存管理。通过利用这项技术,企业可以使用体积更小且更安全的无人机在大型建筑当中寻找货物。
RIFD标签已经开始在仓库当中替代条形码了,目的是帮助实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并提高准确度。这种小巧的标签可被阅读器发射的无线电频率激活,应用空间也相当广泛,比如作为可植入芯片植入宠物或人体。
想要理解MIT的无人机技术为何如此实用,你需要知道一点RIFD的工作和应用方式。不同于条形码,RIFD标签并不需要进入视野就能被读取,其所包含的信息也更多且更容易被修改。这种标签的成本相当低,不过低端产品的扫描范围要小一些。
虽然RIFD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它的限制也很明显:目前的RIFD标准无法避免阅读器同时收取来自多个标签的信号。此外,扫描RIFD标签的方式也会在大型仓库中制造一些尴尬的问题。固定的RIFD阅读器和阅读天线只能扫描通过设定阈值的标签,而手持式阅读器需要人在地面手动进行扫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有多家技术公司发明了支持RIFD阅读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都配备了RIFD阅读器,可以替代库管员更加效率地进行工作。在扫描放置在高处的货物时,人类员工可能需要用到梯子,而无人机则可以轻松飞抵预定位置。此外,无人机还可以通过编程在空间内独立飞行,在执行大规模重复性任务时——比如清点库存——的表现也要比人类更好。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RIFD无人机的确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它们的机身上都需要安装笨重的阅读器。这也就是说,它们的自身体形必须足够大,才能去承载额外硬件的重量和大小。如此一来,它们对人类员工而言也就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只能在空旷空间工作。如果标签的信号较弱,大型RIFD无人机可能也无法精确扫描到堆放在一起的货物。
MIT的解决方案名叫Rfly,它只需无人机安装一个微型的中继器,而不是体积巨大的阅读器。这个小硬件的工作方式有点像Wi-Fi中继器,可让无人机收取远处RIFD阅读器所发射的信号,然后再使用这些信号来阅读附近的标签。由于中继器体积很小,它们可以被安装在使用塑料元件的小型无人机身上,这样一来,无人机不仅可以在更狭小的空间内飞行,也不会伤到人。
Rfly无人机可以在飞行时对一个标签进行多次信号读取,从而弥补了没有物理RIFD阅读器的问题。但是,这还不足以判断标签的具体位置。在持续移动的状态下,信号是存在延迟的,因此阅读器并不能准确判断无人机相对于标签的位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在无人机身上也安装了一块RIFD标签,它的大小和一粒米差不多。在工作当中,无人机会对阅读器的信号进行中继,并从自己的RIFD标签中对信息进行回传。这让系统可以对无人机的位置进行三角定位,然后再确定附近被扫描的标签的位置。
MIT的Rfly系统可以被看作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调整。它消除了使用额外RIFD阅读器的必要,由于是一种更加轻量级的解决方案,它也让微型无人机可以替代大型无人机的工作。
目前,MIT的这支研究团队正在马萨诸塞州的一家零售商那里测试这套系统。虽然Rfly无人机现在还需要人类进行操作,但它们未来最终会实现自动化,从而把人类员工从重复性任务中解放出来,好进行更加重要的工作。(原作者:Dani Deahl,编译:肖恩)
精彩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