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研究

手机
科技传播
2017年10月17日 09:54

海南省农民培训体系建设省外调研组到京沪浙陕调研

杨晶 赖文燕

摘 要 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培训手段滞后、忽略个体差异、轻视素质培养以及培训成本较高等问题。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对互联网接纳程度较高,以及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培训资源丰富、资源可共享、培训费用低、课程可定制等特征,本文立足广东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建设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以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转型。

关键词 “互联网+”;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5-0054-03

国家统计局2016年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8171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比重49.7%,占据了农民工总量的半壁江山。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具有如下特征:1)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基本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2)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对新生事物的接纳程度高;3)就业多考虑个人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生存,对薪资待遇的期待值较高;4)有较强的维权意识,懂得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

1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政府和企业对农民工群体的培训工作日益重视,我国的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反映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问题如下。

1.1 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手段滞后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培训方式以传统“理论说教”类为主,配合少量实际操作类技能培训。而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传统的“讲台”培训模式已然厌倦,在大班面授环境中容易产生学习疲劳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忽略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差异

传统大班面授的培训方式忽视农民工的个体差异,难以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因此导致学习内容的低效能。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必然要考虑成本与收益问题。只有培训所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不参加培训时,农民工才会倾向于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反之,若学习者付出精力参与学习,却未能得到有价值的个人提升,必将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积极性。

1.3 注重理论和技能培训,轻视素质培养

目前的农民工培训往往偏重理论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的培训,两者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农民工的工作能力。但不容忽视的是,新生代农民工会比父辈有更强烈的融入城市、留在城市的意愿,因此这个群体会更多考虑未来发展的问题,更加渴求获得长期的职业规划,提升内在素质提升及社会适应能力。而目前的主流农民工培训课程轻视素质培训,难以实现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提升社会地位。

1.4 较高的培训成本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

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比老一辈农民工有更强烈参加培训的意愿。但由于我国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有限,且农民工基数太大,所以大部分农民工未能获得由政府主导的免费培训课程。受到经济收入的因素制约,这部分群体难以自由地选择优良的培训课程。最终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受困于经济成本问题而不愿意参加培训[2]。

另外,受困于城市物价水平,相当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薪资收入,自愿延长劳动时间,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时间剩余不多。因此,往往会出现培训教育时间不一定能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时间相匹配的问题,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再则,由于大部分工厂远离城市中心区,而多数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政府主导、公立学校承接的培训项目)多位于城市主城区,空间距离推高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成本。

2 “互联网+”运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

优势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互联网+”时代,也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在互联网时代迎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

2.1 新生代农民工对互联网的接纳程度较高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持有率不断上升。根据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对广东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智能手机持有率接近100%,且很多人拥有个人电脑,这为“互联网+”培训模式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中可以得知,从社交维系到日常娱乐,互联网作为一个强大的交互平台媒体,已经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之中。而这种互联网的交互性也可以很自然的转移到培训教育中,运用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互动游戏等多种有机手段融合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性和富有趣味性。这种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可以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疲劳感,充分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3]。

2.2 “互联网+”培训模式可以定制个性化学习

课程

不同于强调统一标准和进度的传统学习模式,“互联网+”培训模式的开放性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培训内容选择,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根据自己具体的学习需求筛选合适的课程内容进行定制组合,使得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学校,可以不再削足适履去服从统一计划和标准,而可以按照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独特的学习途径、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从而完成自我实现。

2.3 “互联网+”的开放性可以带来更丰富的平台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出现更丰富的技术手段,并且在各大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运动的引领下,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和具有实用化。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培训和接受服务,形成虚拟社区,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微博朋友圈等新兴交流方式想朋友推送学习资源链接,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快速了解城市生活常识、法律维权常识等,帮助提升文化水平,顺利融入城市生活。endprint

2.4 “互联网+”培训模式具有可共享、费用低、突破时空局限的特点

通过互联网建立的教学培训内容由于具备可共享、可重复利用的特点,摊薄了教学内容的建设成本,提高了教学的内容的使用率,因此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可以为经济能力有限的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提供费用低廉的培训课程[4]。

另外,对于繁忙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互联网+”培训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突破了培训的时空限制,只要具备了上网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并且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很容易通过碎片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

3.1 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

构建

本项目依据广东省省情,立足广东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建设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5]。项目期望引入移动互联网的云教育管理平台理技术和虚拟学习小组等新时期培训课程理念构建互联网+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思路。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本体系构建中注重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现有的各种技术和内容,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体系分为三大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系统、农民工劳动安全培训系统、农民工终身教育系统。

3.1.1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系统

技能培训是农民工培训的传统项目,但在“互联网+”环境下,职业技能培训也可以换发新的风采。新生代农民工较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普遍具有网络媒介素养及能力,完全有能力接受网络化公共职业培训。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授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进行授课模式的创新,可以给与新生代农民工更多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时间,增强农民工培训的吸引力与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资源的丰富程度会导致有效资源被淹没或者难以搜寻,因此通过系统整理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各大高校公开培训资源和培训机构已经建立了种类繁多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资源入口,形成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云平台,并且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农民工需求的分析和指引,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培训课程。另外,广东开放大学的网络课程制作注重引入新技術应用于教育实践,尝试建立虚拟实训教学场景改进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并可将开放教育中的网络学习小组模式引入农民工培训中。

3.1.2 农民工劳动安全培训系统

在本课题组对农民工劳动安全感的研究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安全感的需求不仅仅包括人身安全,还包括健康保障、职位保障、家庭保障以及真正融入城市的“归属感”。因此在劳动安全系统设计中,除了建设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还囊括了法律基础及维权实务培训等项目。根据2014年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仅次于专业技能知识。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相比父辈有所提高,但由于法律基础薄弱所以维权能力不足,难以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维权路径。因此系统计划通过网络公益讲座等形式实施开展法律基础培训,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多途径交流手段进行相关信息的推送及一对一沟通。另外,系统尝试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心理疏导,提高挫折干预的时

效性。

3.1.3 农民工终身教育系统

农民工终身教育系统可以以广东开放大学的成人学历教育为依托,以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运行机制、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方案”以及2016年广东省质监局公布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为依据,建设全面的农民工终身教育系统。注重公民素质的培养,健全农民工综合能力,并有效利用现有“互联网+”技术开发农民工社交互动和娱乐互动网络社区,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并最终实现农民市

民化。

3.2 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实施路径

3.2.1 政府公益扶持与面向市场服务相结合

我国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建议政府在协调多元主体共同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的策略上应该更加侧重支持互联网培训模式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农民工收益”的方式提供引导资助;另一方面引导健康的市场培训环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开发网络远程教育

内容。

3.2.2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

目前,以微课、慕课为代表的数字化课堂推进了网络教育中情景式、仿真式、探究式、生产式等教学方法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要以农民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民工培训相结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足不出户、利用空闲时间实现碎片化学习。高效且低成本的扩散教育资源及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洪娟.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5):4-8.

[2]李实,杨修娜.我国农民工培训效果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35-47.

[3]张梓英.网络远程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5):25-27.

[4]韩娟.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消费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亚阶层、职业期待与消费认知的角度[J].职业教育发展,2017(5):53-58.

[5]何晶.互联网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于广州市的个案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4(5):209-216.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农民工 新生代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