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人士抨击iPhone X面容ID收集政策 可能侵犯隐私

手机
腾讯数码
2017年11月06日 09:09

[摘要]面部表情和动作是否构成用户数据和个人隐私被侵犯?这些数据是否应该像财务和位置数据是否应该被保护?

腾讯数码讯(Linda) iPhone X正在全球热卖,但一些隐私专家正在提出不同的观点。

iPhone X的面容ID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红外投影仪向用户面部投射约3万个不可见的点,同时再通过红外相机辨识,手机NPU处理器还能不断学习面部变化,从而实现精准识别。

功能方面,面容ID可以完成iPhone X解锁及支付、Animoji动画表情,另外还具有眼神接触功能,可以防止用户在睡着时(眼睛闭上)被他人解锁。苹果也表示,所有面部数据不会被上传至云端,仅仅是保存在本地,所以不会被黑客利用。

然而,路透社上周发布了一篇文章,批评了苹果的一个政策:允许第三方开发者访问面部数据,大致包括脸部位置如眼睛、嘴巴等,以及眉毛、闭眼等状态的粗略变化。开发者可以在编写应用时实时使用这些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

显然,这个政策在生物识别安全领域引发了一些讨论:面部表情和动作是否构成用户数据和个人隐私被侵犯?这些数据是否应该像财务和位置数据是否应该被保护?

苹果的政策其实有所限制

面部识别技术在科技领域一直被视为未来技术,有望在各个领域普及,极有可能替代指纹识别,甚至是传统的身份证件。

当然,自己的脸部特征被存储在各种盈利性公司中并且在线化,所有人都不会感到安全,所以面部数据隐私也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就比如一些社交网站通过面部识别技术标记不同人的服务,也是褒贬不一。

苹果在技术上加入了眼部识别功能,首先就是为了保证用户在设备端的隐私,防止他人解锁。而上述面部数据使用政策,实际上也是具有一定限制的,第三方软件开发商不得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使用面部特征、也不能将其用于广告服务或是向其他公司销售。另外,这部分数据也是相对粗糙的,不能详细说明特征如眼睛、眉毛、鼻子等器官的大小和位置。

苹果之所以允许第三方开发商使用这部分数据,是希望能够快速推动ARKit服务的发展,毕竟TrueDepth原深感相机是苹果在AR领域领先的技术,苹果需要抓住这个优势。

隐私专家的担心

既然苹果已经限制了第三方开发人员的操作范围,那么面部数据为什么还让隐私专家们那么敏感呢?答案是认定的范围。

比如,眉毛高度这种看似粗糙的面部数据,是否算是用户隐私?可能有点难以界定。比如,假设一位开发者最近泄露一份数据,详细描述了iPhone X用户“XXX”在11月4日扬起左眉的事实,让人感觉有些不寒而栗。

显然,上述事例感觉上很像是侵犯隐私,不过也不能认定。因为,开发者不知道“XXX”到底长什么样子、从事什么职业,只是知道“XXX这个人在这个时间扬起了左侧眉毛,甚至这个名字也有可能是假名(用户可以随意注册)。

小结

毫无疑问,隐私专家们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因为正是有了这种监督,科技公司们才不能为所欲为。比如谷歌收集用户数据用户研发和广告投放的行为已经存在多年,但正是由于监督,让谷歌不得不优化整个行为,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知情权。

目前苹果向第三方开发者分享面部数据的政策还是相对合理的,但仍需要不断优化和保证用户数据隐私的安全,因为一旦发生某种漏洞被黑客利用,将会引起渲染大波,风险意识显然是必要的。

来源:computerworld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苹果 面部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