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手机
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5月03日 10:40

GIS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pdf

管凌浩 吕一品

[摘 要]电气专业是近年来国内高校的热门专业,社会对于这一专业的人才始终有大量的需求,尤其是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一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本文探讨了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引起高校对电气专业大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电气应用人才。

[关键词]电气专业;实践能力;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289-01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电气专业,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有关于电气基础知识、电气设备知识的理论学习都是在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奠定重要的基础。然而当下的电气专业教学过分注重课堂上的知识生成,而不关注学生课堂之外的动手操作能力,致使大学生很难顺利的进入职场与适应工作。因此,进一步加强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认识到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缺少资源载体

任何一门专业的学习总是从理念开始的。电气专业的教学中,如何认识专业的属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采取的教学方法。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能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是受到学校实践资源的掣肘,很多实践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传统的院系管理理念也一再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顺位性,学生失去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完善个人知识体系的机会,极大地阻碍了电气专业教学在实践领域的改革与突破。

(二)缺少独立标准

电气专业的教学包含两部分内容:理论与实践。这两部分内容常常是混在一起进行,没有独立的体系与适用标准。这就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依附性,教师用大部分的时间进行理论讲解,把一节课或是一学期内极少的几个时间段安排实践教学。这就使得实践教学变成了从属于理论教学的一个细小分支,完全背离了专业学习的初衷。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实践学习没有独立的考核系统,学生各个能力没有对应的指标,也就没有了落实的基点。

(三)缺乏培养创新途径

当前,电气专业的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就业,中间没有独立的从业经验,每天的教学只是把自己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再口口相授给自己的学生,对真实的电气专业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认知不够,这就就无法深入体会实践能力对于个体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在从意识层面上限制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途径。

二、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大学中的教育教学管理相对于中学时期宽松了许多,很多学生在经历了高中的“寒窗苦读”之后,一进入到大学后就从心理意识和精神面貌上变得非常松懈。上课同学轮流签到,考试学生得过且过。有些学生虽然身在教室,可是不是低头玩手机,就是闭眼睡大觉。但是加入了实践教学后,学生必须到场完成属于自己的学习内容。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不签到考勤或是不认真实践,就会影响最终的成绩,这种源自于真实学习场景中的压力,让学生必须自我增压,用意志力提高约束力,用约束力完整实践能力。

(二)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因为实践学习中的主体只能是学生,他们必须独立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当问题不能如期解决的时候,学生会主动把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相关性领域。本质上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个人能力,并积累经验、获取新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容易形成一个循环的闭路,但是因为实践能力的突出化培养,要求其必须和客观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在旁征博引和博采众家之长的必要支撑下,循环的闭路就会变成开放的载体,学生要调动自己的自主能动性,要发现自己在知识架构上的不足与缺点,这为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教育构建了实践平台,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较为开阔的思维和视野。

(三)培育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学习是一种个体化行为,大学生在经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后,这种个体意识已然强烈到顶峰。在大学,各科的学习运用的是学分制,学生们“各扫门前雪”现象就更加严重。可是大学是前职业化教育。学生们毕业后要想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岗位的要求,必须要具备交往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电气专业的系统性强,常常需要承担大型的工程项目,对于团队能力的要求就更为强烈,与其让毕业生走上岗位后久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消耗过多的人力资源成本,不如在实践教学中调整和完善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本专业的特殊属性,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找到自己在团队中较为合适与适合的位置,平衡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顺利的走上岗位,获得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席之地。

(四)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传统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扮演讲授者,学生扮演接收者。学生为了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或者强化记忆训练,或者照本宣科的知识搬家,久而久之失去了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这不仅仅是个人学习的悲哀,更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悲哀。一个失去了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和国家,必然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发展。但是实践教学等于是把真正的教学场景挪移到了学生中来,学生在没有任何经验累积的过程中,要自己寻找实践的途径,这样一来,很多复杂而尖锐的问题就直接呈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有些学校的实力较为雄厚,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到企业开展校外实践,在那样的情况下,老师不在身边步步叮咛、同学们变成了竞争的关系,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就“逼迫”着学生另辟蹊径,不断地开发出自己创新、创造的意识和潜能。有些学生还会在校外实践的过程中,增加个人对所学专业的未来预判性,更客观的看待行业也是在为自己的创新寻找一个现实而坚实的依据。

三、结束语

实践教育对全面而综合的培养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电气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件既重要又必要的事情。针对当下的专业教育现状,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电气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断拓宽思维和视野,形成一个积极友善的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實践中发展出自我创新和不断突破的能力。以上简要分析了我国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并从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育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可为高校进一步加强电气专业大实践能力培养的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程海军,陈晓英,姜丕杰.电气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87-89.

[2] 尹昌.浅谈电气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3-33.

[3] 郑伟南,曲娜,程凤芹.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电子世界,2014(24):381-381.

[4] 姜重然,高文祥,王斌.地方高校电气电子信息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22-23.

[5] 孔晓红,张素君,付广春,等.实践教学电子电气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97-98.

作者简介

管凌浩,男,1996年10月出生,广东梅州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四本科生在读。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实践能力 学生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