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程序加载页面设计

手机
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6月14日 21:54

...AD2008里加载的应用程序添加到CAD界面工具栏里成为CAD界面里...

于金旸

[摘 要]互联网时代已经改变了世界,体验经济也慢慢出现。用户强调产品的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切实体验来获得满足。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将会通过对产品体验的初印象(总体和主观体验),来直接反映、影响用户的态度。同样,我们设计的“产品”,在用户等待的过程中也将直接影响他们对产品服务质量的判断,影响用户体验。现如今,不论是手机端还是PC端,高速率发展的应用程序层出不穷,令大家眼花缭乱。那么应用程序中千篇一律的加载页面的设计则让用户的体验感满意度不高;那么如何在“等待”中“不用等待”呢?“不用等待”是一个好的交互设计的标准之一,但是互联网产品会受到某些不可抗力,比如网络问题的影响等。尤其是移动端,使用流量加载不顺畅,即便是在WIFI环境下偶尔也会受到牵制。因此“不用等待”貌似是种奢望,我们改变不了网络环境,但我们倒可以思考一下或者解决一下“怎样畅心又不令人焦炙的等待”。

[关键词]手机端;交互;用户体验;模态

中图分类号:S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233-01

由于移动端可以通过触摸的行为属性来吸引用户、引导用户关注下一秒的操作,使体验者观看其交互体验的全过程。在用户体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让产品信息成为体验者的认知负担;当然,加载页面也不例外。在不感兴趣的产品介绍上,用户很少过多的停留,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有价值的体验为用户进行服务设计,总之我们的设计要有效率要有价值。

下面将简单分析一下应用程序的加载页面设计。一个APP的loading,基本上分为3种:启动加载页、内容加载页、下载应用加载页。

启动加载页:一般我们打开应用程序的首个界面就是启动加载页,通过启动页面的导读它能够给用户留下该初印象,也就是说对产品服务质量的感知和出初判断。通常启动加载页的设计是由产品标志、宣传语、颜色、基调、出品团队等基本元素构成,最直接的传达产品形象。但也因为单一的页面风格,使用户审美疲劳。所以不管是通过视觉的延续性,还是动态效果的使用等手段使加载页面开始升级。

例如在很多游戏的应用程序中就使用了动画的加载页,让等待成为一种享受。但这种富媒体效果,消耗资源不说,也会因为负重加载造成画面的不流畅,也不算是最优的选择。还有一些应用程序的加载页和主业背景高度统一,这种连续性在视觉上给人以整体性的感觉,不会杂乱无章。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环境的大幅度提升,我们也看到了不同载体上的加载页面的迅速更新,从静态页面到动态甚至到流媒体。还有一种,我们有时会运用质量高的位图作为引导页的背景,页面的切换可以使用淡入浅出的即视感,这种使用方式创造出了一种高端的产品气质。在互动类社交或生活记录类应用比较常见,比如:在这方面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孤独的小人,一个巨大的地球,强烈的视觉感,这就是的启动画面,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孤冷的暖意,表达了人类内心的孤独,以及向往地球家园的美好,直戳心窝,产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不再沉浸在等待中。

内容加载页面:最为常见的方式是用模态框来表示loading,那样既不美观,页面的关联性又很弱,枯燥乏味,用户的体验感很差。那么如何进行优化呢?我们首先要避免使用模态框,增强加载页面的关联性,如果这里我们使用非模态框加载的话,不用等它先响应也可以与其它窗口或对话框进行操作。第二种手段,显示加载后的页面内容,保持最大化的视觉连贯性,这种设计也是为了在加载等待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在等待过程中让体验者有预期和等待的欲望。

下面,我们将从实际等待的时间来分析,加载页面的设计需求。移动应用系统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具有多功能性整体的逻辑关系。当用户操作系统时,如果系统没有给出及时的反馈,就会有实际的等待,并且可能等待很长时间。所以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很重要。

诸如此类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首先要了解用户对实际的等待时间长度的容忍度。因为产品的需求因人而异,不同的产品要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所以用户的忍耐度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仔细研究和严格分析来获得用户的实际等待时间。然后对页面的设计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1.优化交互框架

在用戶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优化交互逻辑,弥补技术缺陷,大大降低服务器数据的处理能力。

这个过程要回到交互设计过程中的情景中去,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根据关键路线情景和常见故事板,执行任务检查,确保每个任务线都是最有效的途径。

2.根据不同的需求场景,明确相应的数据加载模式

应用程序的加载设计中,数据处理方式主要分为6种:

(1)全屏加载,全屏幕进行数据的加载,一般情况下会有图标转动来表示加载进程。优点是全屏加载结束后能全面系统的阅读.它能保持内容的整体性。缺点就是有较长时间的等待,因为3秒以上的等待时间就会让人焦躁,所以在信号不好或网速较差的条件下,获取内容是件灾难性的事情。

(2)优先加载,如果页面有图文,那么优先加载则是可以先加载文字部分,用户能够顺利读取之后,再加载相对比较费流量的图,一举双得。

(3)整页加载,如果页面是整页切换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整个页面加载。保持每个页面的完整性。缺点是整个页面无法保证它的加载速度。

(4)自动加载,这种技术可以给用户营造出一种浏览“无底线”的感觉,不断加载,优点在于它能把用户带入了一种无尽的浏览模式。缺点是没有底,容易“迷路”,给人一种“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感觉,找不到重点。

(5)智能加载,就是用户处在WiFi环境中,不会担心流量和加载的速度,用户可以畅心无虑的加载,甚至是动画、视频。

(6)离线加载,当没有网络的条件下,应用程序脱机时,就要考虑脱机缓存的设计。优点是无网络的环境下可以获取数据,并节省流量、浏览通畅。缺点是占用了手机的储存空间。

3.缩短用户的感觉时间

感觉时间是用户在页面加载等待的过程中的直接感受,它影响着用户的行为。根据用户直观心理感受的分析,我们可以运用技术、设计等手段,让等待不再烦躁。

①趣味性。用户的感受时间很大程度上受到内心环境的影响。让等待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可以帮助人们分散注意力来缩短用户的感觉时间让用户保持忙碌。通过创意小游戏等动态效果来实现交互,满足用户心理。

②非模态。非模态加载前文也有提过,用户不必再枯燥的等待,刻板的等数据加载完再操作,从而很大程度的减少了用户等待加载所产生的负面情绪。

③满足用户预期。当我们知道加载需要时间的时候,最好自己设置一下超过实际的加载时间。这样给用户的感觉是数据提前加载完成了,进而让用户避免了等待、浪费了时间。

再次总结:

1、合理利用启动页面

2、避免使用模态打断用户

3、加载页面,为用户提供预期

4、保持是觉得连贯性

结语

用户在交互逻辑框架、加载模式和满足用户需求等方面的实际等待时间和感觉等待时间的两种主要分析思路是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驻足留意,并为小程序的开发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路,为APP的明天加油!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加载 文章 用户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