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内外学生网络互动的课堂教学研究

手机
科教导刊
2018年08月16日 02:02

基于网络环境的对外汉语新闻听力课堂教学设计研究.pdf

王言炉

摘 要 当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集中在教师、学生和教材等多方面,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提出可以借助校内外学生的网络互动来改善教学效果。并就校内外学生网络互动平台选择及其不足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校内外学生 网络互动 国际贸易实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58

Research on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Students'

Network Interaction in and out of School

——Take the cours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as an example

WANG Yanlu

(Zhe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typical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hich focus on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xtbook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suggests that the network interaction of student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may enhance teaching effect. It also discusses the choice and deficiency of platform of students' network interaction in and out of school.

Keywords students in and out of school; network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1 校内外学生网络互动的必要性

國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涉及产品和供应商的选择、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国际贸易方式的选择、外贸函电的书写、产品的进出口报价、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和国际保险的基本原则和运用、进出口买卖合同的商定与履行、跨境电商业务实践等项目任务。对高职学院而言,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由专兼职教师共同设计与授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营运环节的操作,具备对外贸易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处理纠纷的能力,初步学会利用外贸方法解决进出口业务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地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工作能力。

但从实际情况看,各高职学院的《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典型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因缺乏实践经验或资源,专业教师难以担当教学任务。高职院校的人才引入,很大程度上还是模仿本科学院,将高学历设立为基本门槛。但是,高学历的求职者,多数并不愿意来高职学院任教。学历不高但有一定实践技能的人员又不够应聘条件。即使降低应聘条件,实践技能特别优秀的企业精英也不愿意来。所以,高职学院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者培养内部大专学历人员,来满足基本的教师需求。这样,授课老师要么学习能力欠缺,要么授课能力欠缺,要么专业性欠缺。要提高这些能力,关键还是要大量实践。尽管很多高职学院也鼓励教师下企业,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线教师很难真正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外贸操作能力。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老师的实践水平限制了他的授课水平,例如,交易磋商中的发盘实际上是报价,但影响报价的实际因素很多,当学生问报价是如何确定的时候,老师只是简单地将其与贸易术语联系起来,很少能从综合交易实际情况来分析报价。

其次,专业教材与实际业务存在一定偏差,难以真正提升学生水平。在亚马逊书店网站上搜索《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超过1000本。其中,冠以高职版本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也有400本左右。这些教材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实践性,但也只是在局部内容上对普高教材有所更改,体系上仍然是普高教材的翻版,仍然以出口业务为重点,以我国的出口规范合同条款为先后顺序。这样,虽然做到了较全面、有条理,却与出口业务实际情况不合。如出口业务是以订单而非合同为中心开展的;在市场磋商中,主要介绍外贸函电的书写,而现实工作中,跨境电商平台的应用早已流行;一些贸易术语使用较少或几乎不用,但仍占较大篇幅;2010 通则已颁布许久,有些教材仍然介绍的是2000 通则;实际支付方式是以汇付和托收为主,但课本还是以信用证为主;在保险内容中,主要介绍保险类别,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公司的做法都较为简单,只选择了“一切险”与“战争险”;大量的案例都是20 世纪早期的,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没有反映在教材中,等等。

最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重视的是数理逻辑智力和语言智力的发展,数理逻辑智力相对滞后的学生,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鼓励,而放松甚至放弃有利于数理逻辑智力发展的活动,从而阻碍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由于自我防御的心理机制,逃避有利于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活动,作为一种补偿而选择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的活动。这些学生是高职学院的主要生源。就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比较而言,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更具有相对优势,他们更愿意、更适应于接受适合形象思维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种观点在高职实训教学中得到了验证: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精神萎靡,在实训场所俨然换了样——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训过程。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尽管有不同的项目操作,但多在课堂上进行,且要求较好的抽象思维和英语能力。这对于录取分数远远低于本科的高职生而言,很难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在课堂上加入与外贸业务有关的,又适应高职生学习水平的外贸实践情景,教学效果会好很多。

2 校内外学生网络互动的可能性

首先,校外从事专业工作的学生数量多,适宜组织。校外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毕业生,一部分是校内在外实习生。就前者而言,主要对象是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或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自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届全省受雇工作毕业生的专业就业相关度得分为64.21分,高出2015届毕业生0.83分。其中本科院校为65.82分,高职分院为62.36分,均比2015届有所增长。其中,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2015届和2016届得分为70.63和80.78(见图1)。

具体到国贸专业,虽然每一届毕业总数不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140人左右),但是因为有积累,几年下来也不少。这些学生毕业2-5年左右,基本熟悉了具体的业务操作,能够胜任与外贸相关的岗位了。总体上,这些毕业生对本校的认可度高,可以通过一些通讯平台将他们组织起来,获得他们从事的业务情况并进行讨论。

就后者而言,主要是指在接受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正在进行顶岗实习的在校生。具体到国贸专业,在外的实习生总数可能不多,但经过相关专业实习生的叠加,还是比较多。比如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分院,有物流专业的实习生可能是在从事国际物流,有商务英语专业的实习生可能是在从事国际贸易,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实习生可能是在从事跨境电商等等。这样汇总起来,与国际贸易业务相关的实习生人数可以达到60人左右,分院要求每次实习结束要整理案例,经过这两个途径,授课教师就可以克服自己实践经验的欠缺和教材内容落后的不足,学生听课也有了兴趣,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提升很多。

其次,智能手机的使用日益广泛,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必要工具。目前,全球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很多,有Whatapps、Viber和WeChat等等,其中,WeChat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已经覆盖中国 94%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 8.06亿, 用户覆盖 200 多个国家、超过 20 种语言。2018年2月,全球用户月活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

基于此,可以通过建立群将校内外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实时交流。群是以移动端为主的一个互动、交流、分享平台。任何一个群员都可以把信息共享到群里,也可以在群里收到其他群员发布的信息,信息交互的价值是群的最大的特点,也是我们组建群的主要目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不同的外贸公司从事不同的业务,拥有不同经历和不同的见解,这些是教材上所没有的。这样,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处或者就业中心确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建立对应的专业群组,再将专业群分解为对应的外贸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的群成员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最多500个),这些群成员自己也有一些群,群与群之间通过群成员相互关联,变成了一个互通数据的庞大群组。这样就解决了传统线下沟通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课堂教学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网络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和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对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充分的教学交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支持作用。其影响主要有:

(1)对教学内容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动态的、多维的教材。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这样就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例如,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一些高校把国际贸易实务流程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应用于网络教学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

(2)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网络教学中,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很多。其中,在探索式或讨论式的模式下,师生可在诸如BBS、QQ群、聊天室、群或者网络课程讨论区等平台上就特定问题来讨论和解答。这种教学模式技术简单,价格低廉,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一些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网页就设立了讨论专区,供师生互动交流。

(3)对教学考核的影响,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学考核的方式出现多样化。可以是在网页上布置试卷,让学生自主进行检测;也可以是在讨论区进行双边交流来考核;还可以先布置作业,再让学生课后完成,以视频或音频或图片等形式上传网络,老师再进行批改。這样的考核比传统的笔试更加丰富,要求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相关资源,再建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

3 校内外学生网络互动的平台及其不足

目前,可供选择的网络互动平台很多,首先是在线精品课程,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早期学院就建设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的精品在线课程,作为市级精品课程的“鞋产品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在设计初期,课程团队走访了多位在外贸公司上班且成绩斐然的毕业生,并让这些毕业生根据课程模块,对部分在校生进行公司现场讲课,录制成视频后,再上传课程网络,并在课程网站中设立了互动模块,方便后面学生的观看和提问。从效果看,课程上线后,2年时间内点击率在9万左右,学生留言达到数百条,所提的问题涉及到鞋产品出口的各个环节,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足的地方是:(1)学生留言回复需要授课教师一一查看后逐条回复,部分问题还需要老师和校外学生沟通后再回复,无法做到实时回复,学生可能缺乏耐心而不愿意提问或查看;(2)与现在互动交流趋势不符。在手机成为学生主要互动交流工具且网络发达的今天,即时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互动模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课程来学习,虽然可以在课堂上短时间吸引学生眼球,但是长时间看,其效果与在线直播比,要大打折扣。且因为视频存在时效性,再制作新视频又要大量的成本;(3)视频课程的制作时间不好把握,太长的话,一节课都变成了视频课。太短的话,一个业务模块又可能讲不清楚。校外资源与课程大纲要求的结合度容易把握不到位。

其次是借助学院开发的其他互动平台。仍然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早期就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分阶段在企业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试用,将课本知识和工作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显示, 该校近四年里面,有三次排名全省第一。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学生参与的外贸业务涉及跨境电商、国际货代、国际保险、商务谈判等,实习岗位涉及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等。这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培养目的是高度一致的。该校经贸分院要求参与实习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实习前确定实习任务,实习中每周在3G平台上撰写周记,实习后撰写实习总结和实习案例,这些资源最终被整理出来,编成辅助教材,提供给授课教师上课参考用。在学校引入的3G 软件平台上,也设立了供校外实习生和校内指导教师的互动模块,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都能够得到相应答复。从效果看,实习生遇到的各项问题和解决方案,可以转化为授课教师的课程资源,提供给在校生学习。一旦在校生对问题感兴趣,又可以借助3G平台或者个人手机联系在实习的师哥师姐,达到针对性的教学效果。不足的地方也有3点,其中(1)和(2)与上面相同,(3)由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存在时段性和适应性,与企业的长期运作、效率要求等存在一定冲突,往往学生刚刚熟练岗位不久就要回校继续学习,下一批的学生又是从零开始学习,所以,实习生的问题涉及外贸业务往往不深入,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帮助作用不是很大。

最后就是借助手机或网络平台,手机主要是利用群、QQ群和,鉴于现在QQ群人们使用不多,主要还是使用群交流。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工具来辅助教学。这需要教师能够将从学校毕业后专门从事外贸的学生用群组织起来。这可以借助学校学生处、学生会、班级班主任等机构或个人来实现。等到加入该群的学生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授课教师即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推送相关授课材料,观察群内毕业生的反应,如果没有人回应,老师可以主动联系意向学生,确定其有意愿和时间后,再把授课资料发给毕业生,以让其有一个初步准备。完全准备好后,就通过班级群的群主将该毕业生加入班级群,实现既定课程项目的互动教学。要注意的是:由于毕业生已经毕业,在公司上班,可能因为意外因素而无法及时回复学生提问,所以,尽可能增加1位毕业生入群。授课教师也可以将班级学生的提问转发到毕业生群,获得回复后再及时反馈到班级的群。教师还可以把校外毕业生实践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至腾讯或优酷等平台,将微课视频播放页的网址制成二维码,将二维码的图片发送到群给在校生学习。

为适应辅助教学的需要,笔者组建了“工贸外贸交流群”,目前入群的从事外贸的毕业生达到200多人,学生年级从2000级到2015级的都有,他们活跃在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有着不少的实践经验。给在校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以跨境电商为例,尽管其目前发展迅速,但传统教材涉及较少,即使是新出版的教材,也无法很好解释跨境电商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在我们组建的这个群里面,每天关于跨境电商的讨论很热烈,这给教师授课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源。

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公众平台来实现校内外学生的互动。是腾讯公司在基础平台上打造的功能模块。用户在申请到一个之后,可以借助公众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内容, 在这个平台上上用文字、 图片或者語音的方式与关注过该的对象进行方便的沟通与互动。用户还可以进行消息推送、传播等个性化服务。基于此,授课教师可以将从事国贸业务的毕业生的个人经验案例或者问题回复加入到里面,供在校生学习。在校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既可以通过公众平台提问,又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老师根据问题进行文字或者语音的回复。如果不能解决,老师可以在线下解决。

手机或网络平台的校内外学生互动尽管好处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1)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监控在校生是利用手机学习还是娱乐。在校内外学生互动中,难免出现一些学生无视交流,利用手机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情;(2)毕业生已经毕业,在公司上班或者个人创业,追求经济回报,在学校提供给授课教师固定课时费的情况下,要求其免费从事校内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3)校内外学生的互动内容可能不会局限在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环节,一旦讨论的话题转移了,授课教师要及时引导,以免出现各类意外问题。

本文为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kg201608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学生 互动 国际贸易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